观察 正文
热搜:
  • 此专题下没有文章
  • 突出防御性政策 防范经济金融风险(7)

    国际金融市场剧烈震荡的风险不可低估

    2015年8月份股市、原油价格经过意外暴跌之后,美联储在9月份推迟加息,也考虑到了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的潜在风险。美元加息推迟之后,发达国家股市再次下挫,反映了国际金融危机之后长期量化宽松政策造成的股市高处不胜寒。从经济基本面看,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在短期内不会结束,而且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市场动荡有可能再次发作,拖累世界经济复苏。

    在金融动荡之后,各经济体可能采取延长宽松政策,短期内国际经济面临多重政策不确定性:一是美联储推迟首次加息时间,二是欧洲和日本延长量化宽松政策,三是中国加大稳增长政策力度,四是其他新兴市场国家采取救市政策。

    新兴经济体结构调整难以推进,反而由于救市而使经济结构更加扭曲,救市带来了产能过剩,债务高企,新兴市场国家面临股市下跌、资本流出、外汇储备下降、货币贬值的冲击;全球性总需求受金融动荡冲击全球性总需求增长缓慢,经济脆弱性加大。

    发达国家受沉重债务困扰,经济复苏缓慢,股票市场在前期宽松政策刺激下产生的虚假繁荣也难以继续维持,虽然资本流入的有利因素和美联储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有利于其减弱国际金融动荡对美国的冲击,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已经使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国家高度融合,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动荡仍然会传染至发达国家,使其股市出现动荡。美国与欧洲及日本的经济周期错配,决定了美元与欧元及日元之间仍会持续波动。

    货币政策两难,外汇储备下降对基础货币产生紧缩作用

    受“三元悖论”制约,资本项目自由流动、浮动汇率和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三个目标中只能同时满足两个。人民币国际化要求资本账户完全开放,资本自由流动。目前内需乏力、通缩压力加剧、出口负增长等不利因素使得央行有必要进一步降息降准、人民币贬值,实施更加宽松的货币政策,这可能促使资本外流、并给人民币带来更大的贬值压力。

    上一页12345678910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