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正文
热搜:
  • 此专题下没有文章
  • 房地产总市值占GDP比411% 进入金融寡头时代(8)

    探22年土地财政的功与过

    1994年,分税制开始推行,缺钱的地方政府有了卖地冲动。而此时,中央要求政府要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地方政府逐渐成为唯一卖家。两者因素相叠加,一个既想卖地,又能卖地的唯一实体出现了,土地+财政这才算是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土地财政”在随后的20年时间里野蛮生长。按照《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的计算,从1999年至2015年,这十七年是中国历史上土地资产化最为迅猛的时期,全国土地出让收入总额约27.29万亿元,年均1.6万亿元。

    2003年,我国土地出让总收入5421.31亿元,当年地方财政收入为9850亿元,占比首次突破五成达到55%;2010年,我国土地出让总收入为29110亿元,当年地方财政总收入为40613亿元,占比高达71.68%。

    而在土地纯收益方面,记者在查阅大量资料后统计出,自2003年的1799.1亿元到2014年的8988亿元,这12年间地方政府获得的土地出让纯收益约为70433亿元,平均每年5869亿元。

    而从2003年到2014年,这期间的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总收入约为23.55万亿元,总体来看,这12年间土地出让纯收益占到总收入的29.9%。

    这个比例与此前学界的一些估测有些差距,后者一般认为在扣除掉征地拆迁等费用后,土地出让的纯收益大约在四成。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国土资源部专家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一般地方政府设定的底价会比成本价高出25%左右,换言之,只要该地块能够最终出让,即便是以底价成交,也相当于会有超过25%的纯收益。

    土地财政之所以为社会所诟病,主要原因是地方土地出让纯收益的多寡,除了会影响地方政府经营城市的能力,也会直接影响民生领域工作,因此地方政府必须经营好土地出让这一环节,客观上推高了土地价格。

    最新国土部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全国土地出让面积9.15万公顷,同比增长0.1%。土地出让合同价款1.32万亿元,同比增长24.8%。

    从此可以看出,在土地出让面积几乎未变的情况下,土地出让合同价款却增加了24.8%,也说明今年上半年的土地价格有了较大幅度的上涨。

    中原地产市场部总监张大伟表示,2016年前8月,50个大城市土地出让金累计达到了1.51万亿,相比2015年同期的10022亿,上涨幅度达到了约51%。

    一位国土部专家认为,近期部分二线热点城市出现房屋销售火爆现象,土地市场进而出现连续高价成交的情况,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在货币宽松政策影响下,房企的融资成本下降,资金充裕;另一方面,在整体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新产业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各级政府面临较大的财政压力,土地出让收入成为了地方政府阶段性创收的主要来源。

    上一页123456789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