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正文
热搜:
  • 此专题下没有文章
  • 中国企业资金紧张 避险已成为企业的首要选择(4)

    项安波表示,承担基础设施建设的公司大部分是央企、地方国企,它们同时也是“一带一路”的执行主体。随着这一战略的加码,国企参与大量工程项目建设又从金融机构获得了大量资金,国有企业资金流动性一般好于其他所有制企业。这或许也是M1增长的原因之一。

    但央企也有难言之隐。

    项安波提到,近几年国资委等监管部门加强了对央企资金的监管,对央企集团公司资金归集使用要求趋严。

    7月初,国资委、财政部联合公布《企业国有资产交易监督管理办法》;去年10月,国资委下发《关于加强中央企业特殊资金(资产)管理的通知》;去年6月,国资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央企业增收节支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加强资金集中管理提高资金集中度,减少资金沉淀,加快资金融通。

    上述一系列的要求,使得央企对项目投资更加审慎。

    “脱虚入实”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互配

    多名业内人士认为单靠货币政策并不能解决“脱虚入实”问题。

    招商银行资产管理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对记者称,有人认为资金并没有进入到实体经济而是空转,这种说法是有偏颇的。资金没有真正进入到生产投资里面去,客观的情况是产能过剩,库存过高,这种时候企业扩张投资的意愿肯定是非常低的。

    金融界如何应对“流动性陷阱”?刘东亮称,金融机构本身并不需要去应对。

    “或者说金融机构其实并不是被动地应对挑战,一定程度上金融机构也在其中起到了一种作用。”刘东亮举例称,银行肯定不愿把贷款放给那些有风险的行业,比如钢铁、煤炭,银行往往避之不及,而非要压着银行给它们放贷款显然更不利于实体经济的长期复苏和转型。

    盛松成认为,首先,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更有优势,要减轻企业税赋,营改增也是这个目标;其次,适当增加政府债务发行,提高财政赤字率,我国政府债务结构比较合理,经过测算,我国的财政赤字率可以提高到4%~5%;再次,我国经济和政府收入增长较快,包括较高的经济增长、国有资产雄厚、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收入多等。应该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配合,才能积极地拉动经济,保持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

    一位智库人士则从投融资改革、僵尸企业退出和解决部分产业供给不足的角度给出了建议。他认为,解决资金由虚入实,既要压缩虚拟经济中的泡沫,也要提升实体经济的投资吸引力,还要解决资金结构性的桎梏,打通一系列的资金堰塞湖。

    从财政引导的角度看,大量资金下拨后沉淀在地方各级财政和相关投资平台本身已经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堰塞。最近几个月,国务院促进民间投资专项督察已经取得了一定效果,如果相关制度能保持常态化,并在督察了解地方情况的同时结合地方实际适当建立容错机制,这有利于鼓励地方在经济新常态下大胆创新。

    从企业资金来看,僵尸企业仍然占用了企业大量的宝贵资金。解决僵尸企业退出,促进职工能进能出,发力在破产,矛盾在社保。破产包括破产清算、破产重整和破产和解,特别是后两种方式实际是有破有立,要建立债权人和需破产企业的预协商制度,让矛盾解决在破产前,疏通企业破产通道。

    在社保方面,已经积累的职工历史遗留问题是可以在财政加杠杆的政策背景下由财政协调解决,而不应该夸大这部分负担而使去产能在一些地方停滞不前。司法部门还可以为破产专开法律通道。只有解决去产能问题,才能削减工业产品领域的通缩迹象,改善企业的盈利能力,提升行业的投资价值。另外,在科创改革春风下,通过科创基金的形式鼓励企业沉淀资金投入到共性技术研发和科研成果转化,提升资金的使用价值。

    从居民资金使用来看,大量的居民消费还堰塞在房产和医疗、教育等社会领域,从而降低了其他消费领域的发展潜力和行业投资价值。可以在政府引导下利用市场化设立基金的方式,有效汇聚财政和民间资金,按照合适的投资收益作为长效基金投入到医疗、教育领域,为结构性改革奠定长远的竞争力。

    上一页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