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正文
热搜:
  • 此专题下没有文章
  • 中国企业资金紧张 避险已成为企业的首要选择(3)

    如果用金融机构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和当月PPI同比之差作为实际利率的近似值的话,会发现我国的实际利率水平自2015年以来一直维持在10%以上,处于2009年以来的最高点,实际利率高企对于投资和消费均会产生抑制作用。

    来自全国工商联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小企业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0%以上,它们贡献着50%的税收、60%的GDP、70%的发明创造和80%的城镇新增就业,但受制于资信状况较差、财务制度不健全、抗风险能力弱、缺乏足够的抵押担保等原因,中小企业从银行那里获得的贷款却不足10%。同时,企业赊销与拖欠付款带来的资金流动风险不容忽视。

    根据国际信用保险及信用管理服务机构科法斯集团的《2016中国企业信用风险报告》,在过去1年中,超过80%的受访企业曾遭遇逾期付款,其中58.1%的受访企业表示在过去一年中逾期金额有所抬升。17.9%的受访者表示,超过3个月的逾期金额额度已经超过了它们年营收的5%。该报告显示,中国的总体付款形势仍颇为严峻。

    中国银监会发布的数据也证实,截至2015年末,不良贷款率持续攀升,并高达1.67%。尤其是在“L型”经济走势背景下,中小企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环境。

    央企国企为何持币观望

    接受本报采访的多位专家表示,M1迅速增长、“剪刀差”不断扩大的背后,作为信贷主要流向部门的央企和大型地方国企的持币观望对M1的变化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中债资信宏观研究分析师黎轲对记者称,投资回报率较低引致定期存款活期化,而央企和大型国企的持币观望是造成M1增速上升的原因之一。

    上海天强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祝波善对本报说,央企和大型国企更容易从银行那里获得资金,银行为了规避风险也更愿意将资金贷给大型国企。而由于缺乏投资良机,国企也持币观望,或再以短期存款形式存回到了银行。

    国家发改委披露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制造业投资82261亿元,比上年同期回落了6.4个百分点。受市场需求不足等因素影响,制造业多数行业投资增速普遍回落。

    对于国企当前投资意愿低迷的原因,有央企子公司的财务总监对本报称,以往集团在高速发展时期进入到了很多行业,但几年投资下来,多数领域不赚钱,在国资委“瘦身”和“精干主业”的要求下,企业目前更多想的是如何处理掉已经积累的低效、无效资产,而不是新增对外投资。

    另外,由于国资委对企业所实施的EVA(EconomicValueAdded,经济增加值)考核,对于企业资金成本和项目回报率都有明确的要求,在整体经济放缓的大背景下,合适的投资项目越来越难找,资产荒普遍存在,这也是当前企业谨慎投资的一个原因。

    根据国资委2015年对各行业国有企业经营状况的统计,工业全行业平均资本收益率仅为5.5%,其中冶金、煤炭、住宿餐饮、纺织、化工、食品、电子等均不足5%。纵向来看,工业全行业从7.3%降至5.5%,其中地产从8.2%降至5.5%,煤炭从11.5%降至1.6%,建材从7.2%降至5.1%,主要行业几乎都在下滑。在融资成本偏高、投资回报偏低的背景下,企业投资意愿自然较低。

    除了新增投资,这位财务总监认为,企业对于信贷需求的放缓和现金储备需求增加更多的是同当前经济和行业经营环境密切相关,同样的资金周转率,好的年景和现在相比,企业经营所需的资金量会有大幅下滑,对既有项目的追加投资需求也在下滑,有的项目可能就停在那里了,所以相应地也会大幅减少银行信贷。

    来自财政部的数据显示,今年1~6月,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213875.8亿元,同比下降0.1%;国有企业利润总额11272.4亿元,同比下降8.5%。部分企业的亏损非常明显。

    即便是避免亏损而守住现金,前述财务总监认为,企业经营所获得的现金也不会用于定期存款、扩大再生产或者对外投资,而是尽可能直接还贷。因为资金放在银行是最没有收益的,而国资委又要求央企降低资产负债率,所以这部分经营收入都直接回流到了银行。

    1~6月,国有企业营业总成本208266.8亿元,同比增长0.2%,其中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同比分别增长4.9%、增长6.2%和持平。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国企研究室主任项安波认为,国企在客观上存在的融资优势是不容否认的。由于国企具有政府信用背书,规模较大且拥有地区和行业影响力,以及存在相关政策支持等,在银行从事信贷审批时会获得较大优势。

    去年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得主、同济大学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钟宁桦曾在媒体上表示,2008年危机后出现了一个重要现象,即国企大量参与影子银行。这些企业自身没有很好的投资机会,却从金融体系中以较低的成本借了大量的钱,后转手借出以从中获得利差。

    比如,并非钢铁主业的中材国际(600970.SH)曾在2013年1月公告显示其被搅进钢贸的浑水:全资子公司中国中材东方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下称“东方贸易”)和福建周宁钢贸商林茂强的宝投公司有大单合作,对方4.77亿元的钢材购销合同无法履约、欠钱欠货。而中钢集团因为参与钢贸托盘而在钢铁行业整体下滑的背景下游走在破产的边缘。

    虽然企业的自有投资日趋谨慎,但由于上半年政府主导的基建等项目投资仍在攀升,国有企业整体的对外投资增速要超过一般性企业。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投资增速是23.5%,远超过9%的全国平均水平。

    上一页123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