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钢:注册制是“牵牛鼻子”工程 积极稳妥推进
日前,记者从证监会网站获悉,1月15日~16日,2015年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在证监会机关召开。会议总结了过去一年的工作,研究安排2015年的重点任务。
在此次会议上,证监会主席肖钢详解了注册制改革这一系统性改革的核心及总目标,使外界对于股票发行由审核制向注册制的改革路径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谈及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肖钢表示,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是2015年资本市场改革的头等大事,是涉及市场参与主体的一项“牵牛鼻子”的系统工程,也是证监会推进监管转型的重要突破口。
不过肖钢也坦言,应当看到,推进注册制改革可能面临一些风险和问题,比如,可能影响投资者对股市扩容的心理预期,一些企业可能出现高价发行,一些公司质量不高和欺诈发行的风险加大等;并提出“积极稳妥地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
知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向记者表示,这是监管层首次详细阐述注册制,提出推出股票注册制是2015年经济新常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面对改革的风险和问题,此次会议提出的“积极稳妥推进”基调非常务实。
核准制缺陷显现
谈及改革初衷,肖钢此次会议上称,从2000年3月开始,我国股票发行采用核准制。十几年来,共核准近1700家公司首发上市,上市公司共筹集资本金5.31万亿元,对促进资本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从2006年至2014年9月底,上市公司向投资者累计现金分红2.97万亿元。
肖钢指出,随着改革深化和市场发展,核准制的缺陷和不足逐步显现:一是由证监会审核把关,客观上形成了政府对新股发行人的盈利能力和投资价值的“背书”作用,降低了市场主体风险判断与选择,证监会的责任和压力不断加重,同时弱化了发行人、保荐机构以及会计师事务所等方面的责任。二是由证监会对新股发行“管价格、调节奏、控规模”,虽然短期有稳定股指和投资者心理的作用,但却不利于市场自我约束机制的培育和形成,甚至造成市场供求扭曲,对中长期股市发展不利。三是行政干预过多且主观色彩浓,市场主体难以做出稳定、明确的预期,造成了市场主体与监管机构的博弈,代替了市场主体之间的博弈,不利于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和市场稳定运行。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
“注册制作为一种法定的、非典型的行政许可,是对核准制的进一步改革与完善,也是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股票发行监管制度。”肖钢表示,推进注册制改革的核心在于理顺市场与政府的关系。
肖钢表示,归纳一些国家和地区实施注册制的实践,基本特征有“企业拥有发行股票筹集资本的天然权利,只要不违背国家利益和公众利益,企业能不能发行、何时发行、以什么价格发行,均应由企业和市场自主决定。”等。
注册制的巧妙之处就在于既能较好地解决发行人与投资者信息不对称所引发的问题,又可以规范监管部门的职责边界,避免监管部门的过度干预,不再对发行人“背书”,也不过多关注企业以往业绩、未来发展前景,这些都交由投资者判断和选择,股票发行数量与价格由市场各方博弈,让市场发挥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同时,监管部门集中精力做好事中事后监管,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肖钢对此阐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