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正文
热搜:
  • 此专题下没有文章
  • 小米电视发布的感想:小米为什么值100亿美金(2)

    生活中离不开的几个屏,电视的大屏、电脑的中屏、ipad的次中屏、手机的小屏,每个屏都是流量的端口,这几个屏对软件和互联网来说非常重要,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掌控;对硬件却是红海,是纯粹的物理制造,没有任何特殊价值。这是一场不对称的战争,传统硬件商注定是要消亡的,跟企业的管理层有没有制造业经验和执行力没半点关系。因为,为了战略目的的实现,互联网企业不但有烧钱的决心,还有烧钱的能力,因为一级市场上PE们愿意高价融资源源不断的提供弹药。结果,就像京东颠覆苏宁一样,小米颠覆硬件,这就是一个颠覆的时代。这几张屏的竞争未来都可能没有任何利润,甚至免费供应,甚至最后倒贴消费者。端口最终免费化,硬件商没现金流怎么独立生存?传统制造商没有任何软件和互联网资源,资本市场的估值有根本不支持其烧钱血拼,如果传统制造业务产生不了足够的现金流,最后的命运就是二条路:一是被消灭;二是沦为附属的硬件提供者被软件商收购。

    在一个颠覆性的时代里,一切皆有可能……

    结论:脱硬入软,颠覆性时代的必然选择

    综上所述,硬件没有护城河,Nokia、Moto的命运就是缩影,迟早都得沦为软件和互联网企业的附属。因此,作为投资者,我们要赚钱,而不是去陪葬,要投就投经营软的商品的企业,白酒、医药、能源、货币、TMT……

    某些硬件商,可能相对来说受互联网冲击小,暂时不会被颠覆,例如传统制造业的汽车、白电等,但谁能想到tesla等新技术的颠覆呢?白电业未来会不会也有tesla、小米等行业的颠覆者出现呢?天知道,与其提心吊胆猜下一个是谁,不如回避这些行业,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

    脱硬入软,这是我一贯的感觉,小米电视发布印证了我的这个直觉。我去年20元清空了格力电器,现在25元,战术上看是失误,战略上看是正确的。朱洪江走后,董姐的棋路越来越让人看不懂了,拉个警察进管理层……。现在持有的唯一的制造业公司是福耀玻璃,本身就是寡头化的配件供应商,我想烧玻璃总不会被颠覆吧?不管是宝马还是tesla,玻璃总是要安装的。

    网友精彩评论

    股市小站:刻意划分硬件软件没多大意义,手机销量不等于软件用户量,简单的四屏合一就能建立一个封闭完美的“平台”?腾讯不生产手机,但是每一部手机里面都有qq,三星软件很弱,照样对苹果步步紧逼,找准了人心,软硬皆可,特斯拉属于硬件制造商还是软件,还有未来的机器人制造商。。。。另外,不大明白小米手机和端口有啥关系,用小米手机就只能耍米聊还是怎么?当然小米可以定制几个APP,如果说这就是掌控了入口,未免太牵强,号称4000万用户的米聊,被微信瞬间超越,难道小米敢禁止手机用户下载微信?第一次用智能机可能一口气下50个APP,一个月后删掉大部分,能存活下来的还是qq,微信,淘宝,百度......人的精力有限,几十万个APP有毛用,一部手机能装这么多吗,所以现在搞APP的日子不好过,也连累了APP分发平台。回到小米,在互联网上卖手机,本质上还是一个硬件商,有互联网之名无互联网之实,不得不佩服小米讲故事的能力,但冷静想一下,小米的战略方向其实并不清晰,一切都是炒作。

    世说新语:也可能小米的手机做得很好,利润可观。

    问题在于:他用的还是开放式操作系统安卓,他对用户的流失完全无能为力,软件提供商完全可以不理他,核心的软件,比如移动门户和QQ这类的东西,他一点都没有控制力,哪一天他的手机做得不好了,用户眼都不眨就会放弃他。

    这一点与苹果提供的平台不可同日而语,苹果控制住了应用软件和渠道,一旦用户习惯了就会有惯性,而且苹果可以利用用户的规模从平台上赚钱,而小米很难做到。

    世说新语:这是一个:终端+平台+规模的游戏。软件、硬件都是工具,本质是互联网、是规模效应、是靠规模生存无规模死亡的游戏。

    单纯的硬件厂商和单纯的软件厂商都没戏,只有平台提供者靠规模化占领市场者才能生存。

    不特别看好雷军这个人,他错过了本来属于他的时代,金山早期,无论毒霸还是词霸,只要走互联网免费占领终端的路,现在的金山早成气候了。搞了N久的卓越最后也半死不活地卖掉了。他的互联网商业能力确实没被证实过。

    相比之下,360周鸿祎这个邪恶之徒的互联网商业基因相当优越,早期靠不乱不类的所谓中文上网病毒式传播居然能占领天下并高价卖给雅虎,后来靠免费杀毒从无到有一举占领用户终端、迅速商业化,迅雷不及掩耳。

    不明真相的群众:小米的硬件也是有利可图的。小米手机的业务逻辑是:1,互联网营销代替传统的品牌代言、广告营销。2,互联网渠道代替传统分销渠道。这两块省下来的钱足够提供高于传统厂商的利润空间。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