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正文
热搜:舞蹈动作瘫痪社会保障卡肖建华有多少资产

企业发债销路两极分化 债券违约风险继续暴露

“幸好抓住这几周的时间窗口,今年债券顺利发出去了。”从年初开始就筹备发债的武总,最近终于松了口气。他所在的地方国企今年首次发债,拿到了AA+的信用评级。“但是上半年政策收紧,融不到钱,从10月份开始整个环境才有所好转,不然到了年底银行的头寸又要紧了。”

10月份以来,多部门出台政策为民企纾困,也带动了整个企业债券融资市场回暖。11月民企债券发行放量,净融资额结束了连续6个月为负,悄然转正。然而,市场信心仍未彻底恢复,11月债券违约风险继续暴露,机构风险偏好依旧谨慎。企业融资两极分化趋势明显,质地优良者受资金追捧,低资质者仍乏人问津。

中低评级企业发债不好卖

10月以来,衍生品中的“明星产品”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发力,为民企发债降低了违约风险。目前已有24家民企喜获“加持”,发行认购倍数明显上升。但看似一片“火热”背后,仍有“凉凉”的尴尬。

11月民企债券发行放量
11月民企债券发行放量

“有工具保护的那部分民企债倒是热卖了,但是剩下的就没人要,只能我们自己包销了。”一家信用风险缓释凭证(CRMW)创设银行的投行部人士无奈地表示,通常CRMW根据银行风险评估和民企资质测算,只能覆盖20%至60%不等的债券发行额,未被CRMW覆盖的部分依然存在违约风险,较难获得投资者的青睐。

其实,相比于其他中低评级企业,这些被选中的民企已经算是“幸运儿”。“有凭证保障的民企相对是受欢迎的,毕竟是主承销银行精心挑选过的标的,即便‘裸买’(购买不被CRMW覆盖的剩余债券),也仍有人愿意。”一家券商债券融资部负责人告诉记者,但是其他未受到凭证保障的民企,即使AAA评级的都不太好卖。

就在11月,这位负责人手上完成的几单债券都来自国企。“AAA评级的国企比较受欢迎,稍低一些的AA评级国企,必须母公司加担保才能卖出去,民企债还是卖不动。”对比今年前三季度,11月的债券融资已明显回暖。国盛证券统计的数据显示,11月民企债发行利率边际改善,平均票面利率环比下行32个基点。

“但是资质分化加剧,中高等级民企债发行和成交占比提升、信用利差下行幅度较大。”国盛证券在研报中指出,11月成交的1251亿元民企债中,AAA、AA+等级的民企主体占据了86.87%,且AAA民企债信用利差开始回落的时间点最早、下行幅度最大,显示出资质分化加剧的局面。

买家谨慎源于违约隐忧

投资者的谨慎,仍来自于对于企业违约的担忧。记者通过Wind统计发现,11月有25只信用债违约,债券余额共计220.96亿元,较10月份的256.3亿元有所下降,但仍处于年内高峰。年初至今,累计已有1290.27亿元债券违约。

除了新光控股、永泰能源、凯迪生态等“老面孔”,还出现了一体控股、东辰控股、中基投资、宏图高科、金茂集团等新增违约主体,主要集中在AA评级。数据显示,11月民企债违约债券余额为169.86亿,占比高达83%。

“虽然现在流动性充裕,但是整体信用还不算宽松,机构投放还是比较谨慎,企业信用还未完全恢复。”前述提及的那位武总告诉记者,现在亟须增进企业信用体系,对于一些地方国企的增信配套措施仍不够,建议多设立一些信用引导机制。

在信用风险不明朗的当下,机构普遍缩短久期、以防御为主。“现在卖出去的债基本都是3年以内的,市场风险偏好仍较低,民企里要选优质的、规模大一点的,国企也以AAA和有担保的为主。”上述券商人士表示。

“目前来看,企业流动性脱困并不代表企业基本面就变好,政策支持可能只是缓解了企业暂时的流动性,企业长期盈利还是要看经营情况和经济形势。如果未来政策支持继续发力落地的话,明年市场或会有所好转,风险偏好相对会提升。”一位沪上私募人士对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