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正文
热搜:
  • 此专题下没有文章
  • 大豆缺口超9千万吨 大豆缺口庞大该找谁填补?

    8月12日,大连北良港方面向媒体证实,此前曾引发世界关注的“飞马峰”号货船已经靠岸开始卸货。大家知道吗?我国大豆需求量十分稀缺,中国大豆缺口超9千万吨,多半大豆却依赖进口,这个空缺该怎么补充?

    中国大豆缺口超过9千万吨,随着贸易战升级,若继续从美国进口,这个成本将大大增高,现在我国将扩大对南美国家进行大规模采购,南美国家能满足吗?

    这艘货船之所以牵动那么多人的目光,是因为转载着7万多吨看似普通的货物——大豆。此前在7月6日,为反击美国对价值34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25%的关税,中国宣布对同等规模的美国商品加征关税,而大豆就在这一批加税商品名单中。

    虽然这艘万吨巨轮当时开足马力一路狂奔,但却没能赶在关税落地前抵达大连港,此后便经历了一个多月的海上漂泊,直到刚刚过去的周末才尘埃落定。

    中国大豆缺口超9千万吨
    中国大豆缺口超9千万吨

    一艘船的命运再怎样坎坷,也只是大时代中的一个小插曲。然而在这背后所反映出的国内大豆供应不足以及由此引发的粮食安全隐忧,却不能不让人揪心。目前,我国大豆年需求量超过1亿吨,然而国内的年产量却只有1000多万吨,换句话说,我国大豆的产需缺口高达9000万吨左右,需要依靠进口来进行补充。而美国近年对中国大豆出口约在3000万吨以上,那么贸易争端开启后这一块供应若出现缺口,能否得到填补呢?

    国内产需缺口超9000万吨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中国粮食累计进口13062万吨,其中大豆累计进口9553万吨,占粮食进口总量的89%;出口大豆11万吨,同比下降15.4%。

    8月11日,中央农办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韩俊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我国农业贸易体量巨大,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农产品贸易国。而美国是全球最大农产品出口国,中美双方加强农产品贸易合作,有利于促进两国农业发展。

    “由于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中国对美采取反制措施,一些人担心在短期对我国食用油、畜禽养殖饲料供应产生一定影响。但是,中国完全有能力应对美国大豆进口减少的缺口,一是积极拓展大豆进口来源;二是通过调整饲料配方减少豆粕用量。”韩俊说。

    韩俊表示,目前国内大豆的产需缺口为9000多万吨,需要依靠国际市场补充。美国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产量在1亿吨左右,但其国内消费量有限,一半左右依赖出口国际市场。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7月预计,2018年度全球大豆供需基本平衡,美国大豆产量11779万吨,比上年减产1.5%。而在2015~2017年,美国出口到中国的大豆占其出口总量的59%。据此估算,如无贸易摩擦,2018年度美对我大豆出口量将在3000万吨以上。美国大豆依赖出口的同时,我国对于进口大豆的需求也呈现上升的趋势。

    东方艾格农业资深分析师马文峰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对进口大豆依赖度较高,原因是多方面的。随着城镇化发展,耕地面积在缩减、耕地资源不足是一个重要原因。此外,进口大豆单产高。而国内的大豆单产相对较低,且不具有价格优势。“最后一点,国内大豆的规模化种植水平低,从而导致豆农利润比较低,影响到豆农的积极性。”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李国祥表示,美国大豆对出口具有较高依存度,大豆产量40%以上须通过出口来消化,而出口的60%以上都是中国市场。“对美国大豆采取反制措施,对美国来说是降低了美国大豆的优势,削弱了它的出口优势。”

    中国对美国大豆加征关税会不会影响到国内大豆的供应呢?马文峰认为,中国对美国进口大豆加征关税无疑会减少进口量,而减少进口美国大豆短期内的影响表现在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是今年四季度至明年2月,这段时间正好是美国大豆的出口期;第二阶段则是明年3月份以后。“第二阶段,可以通过扩大巴西、阿根廷等南美市场来弥补。”

    扩大南美采购大豆规模

    据人民日报消息,中储粮正积极调整大豆采购来源地,构建更多元的供应体系。据介绍,相关部门正扩大从南美采购大豆的规模。5月份以来大豆采购量约250万吨,其中南美大豆占90%以上。

    2017年我国饲料消耗1.05亿吨蛋白类原料中,豆粕占7230万吨。中国对美采取反制措施,自美大豆进口会大幅度下降。为防止产生联动效应,增加国内食品价格上涨压力,有关部门进行了周密充分的准备,比如拓展大豆进口来源;通过调整饲料配方减少豆粕用量,应用配制新技术降低蛋白类原料需求,并增加其他油籽和粕类进口,弥补豆粕缺口;加大其他食用植物油供给力度等。

    中储粮相关负责人表示,近段时间,外界有人推测,中美经贸摩擦导致的加征关税措施,有可能会使国内的大豆供应产生一定缺口,因此中国可能仍需要进口一部分美国大豆。“从业内企业的角度看,这部分缺口完全可以通过多元化渠道予以解决。”

    中储粮油脂公司数据显示,其2017年进口大豆26.2%来自巴西,43.2%来自阿根廷、乌拉圭,30.6%来自美国。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大豆进口贸易实际操作中,采购方拥有货源地选择权,更倾向于选择贸易关系良好、有稳定政策预期、进口税率更低的大豆主产国。

    马文峰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大豆主要有榨油、食用、饲用、种用四种价值。作为进口大豆的主要用途,其加工出的豆油和豆粕均有较强的可替代性,全球有比较充足的供应。

    早在2016年,我国对南美大豆的进口占比已超过美国。据海关统计,2016~2017年度,我国大豆进口量9349万吨,其中巴西4534万吨,占48.5%;美国3684万吨,占39.4%。以南美为主的非美大豆进口已占我国进口量六成以上。

    马文峰表示,在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的背景下,从南美国家扩大进口规模将成为弥补国内大豆消费缺口的重要渠道。“当然也要谨防南美国家抬高价格的行为,从而影响到国内大豆终端售价。”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程国强则认为,从短期来看,贸易战会对我们的大豆进口供应产生一些影响。但是从长期来看,实际上有利于我们调整大豆的供给结构。“近年来,我国相关部门也正采取多种措施,降低对进口大豆的依赖,倒逼国内相关行业转型升级。”

    中储粮:通过美国以外国家采购大豆

    紧跟国家贸易政策精神和国际油脂油料贸易形势,中储粮积极调整大豆采购来源地,主动构建更加多元的进口大豆供应体系。

    扩大了从南美采购大豆的规模,5月份以来大豆采购量约250万吨,其中南美大豆占90%以上;继续研究探索从黑海地区等新兴产区进口油料的可行性,近年来,黑海地区乌克兰、俄罗斯等国家的大豆、葵花籽等油料的产量和出口量增长比较快。

    据介绍,从目前中储粮储备轮换和加工的实际情况看,全部通过美国以外的国家采购大豆,是可以满足日常运营需要的,并没有出现加工厂停产、供不应求、市场价格明显上涨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