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正文
热搜:
  • 此专题下没有文章
  •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我国保持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2)

    刘伟强调,从中长期角度看,长期偏松的货币政策刺激需求,不利于经济转型,不利于结构调整,更不利于从速度增长向质量转型的变革。目前看,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满足了我国长期结构转型的大趋势要求。

    流动性管理并非简单地强调放大总量

    目前,央行正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今年货币政策在边际上也有所调整。这与结构性去杠杆的目标之间是否存在矛盾?对此问题,刘伟指出,流动性与去杠杆,短期看似乎有矛盾,但是长期看是一致的,没有根本性矛盾。因为,从长期来看,去杠杆和流动性调节的核心目的都是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效率,助力经济结构转型。

    从去杠杆角度观察,刘伟表示,我国现阶段的去杠杆首先强调的是结构性,并不是简单地强调总量。高杠杆、低效率的企业是去杠杆的重点。从流动性角度观察,刘伟称,央行调节流动性,首先要满足经济增长和市场均衡状况的要求,“如果流动性调节出现混乱的话,那经济增长目标、均衡目标就会受到冲击,长期的改革、经济转型也就不具备时间窗口。”

    同时,流动性管理在我国并不是简单地强调放大总量。在刘伟看来,流动性管理也是结构性的,强调精准投放,短期盲目地大水漫灌刺激,不利于国民经济质量和效率提高,长期则要有定力,稳中求进,支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

    “解决问题时,不能把总量作为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关键是要调整结构,要货币政策确确实实服从于结构调整,增大金融部门服务实体经济的有效性。”刘伟指出,这种有效性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金融部门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是精准的,另一方面是实体经济本身要提高创新力,创造有效的投资机会。

    前一段时间,市场有声音反映资金偏紧。对此,刘伟认为,这并非流动性的问题。流动性是央行和商业银行之间的关系,而市场反映的实际上是商业银行和储户之间的问题,是商业银行在市场上储蓄增长乏力的问题,要区分对待。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