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正文
热搜:舞蹈动作瘫痪社会保障卡肖建华有多少资产

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复兴号”高铁正式开通

即使是从跟跑开始,但只要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就能逐步实现“从0到1”的跨越,进入领跑编队。

复兴号高铁正式开通
复兴号高铁正式开通

“复兴号”高铁来了!6月26日,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在京沪高铁正式双向首发。这标志着中国高速动车组已经走在世界前列。“复兴号”绽放出的速度与激情,代表着“中国铁路在新时代奋勇先行的坚强决心”,也象征着一个民族奔向伟大复兴目标的矢志不渝。

速度更快、寿命更长、空间更大、能耗更低、安全性更强,车厢内实现WiFi网络全覆盖,舒适度更高。在这些看得见的进步之外,“复兴号”更为根本的变化是技术层面的突破。在涉及的254项重要标准中,中国标准占84%,而软件则全部自主开发,“复兴号”高铁可以说是血统纯正的“中国制造”。中国高速动车组技术全面实现自主化、标准化和系列化,极大增强了中国高铁的国际话语权和核心竞争力,更标注着中国制造的新高度和新水平。

高铁营业里程突破2.2万公里,稳居全球榜首;日均旅客发送量达到400多万人次,累计发送旅客达到50多亿人次。驰骋一马平川的北国,穿越小桥流水的江南,高铁让中国变得更小,让人们的活动半径变得更大,让生活的获得感变得更强。而伴随着走出去步伐的加快推进,高铁更成为中国向世界递出的一张名片。还记得5年前,首列北京到广州的高铁开通,有媒体以“8小时从冬到春”的文学笔触,表达对“中国速度”的赞美。今天,当“复兴号”高铁点燃引擎,中国速度穿越的不仅是有形的时空,更是科技创新的无形壁垒。

确实,可以与“复兴号”的物理速度相媲美的,是它自身技术更新换代的创新速度。从消化吸收到自主创新,从模仿跟进到逐步领跑,中国高铁实现了角色转换和质的突破。有人说,科技创新只有第一、没有第二,只有“第一”和“其他”的差别。如果只是简单复制、照搬照抄,就会陷入模仿的陷阱,永远落于人后。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高铁弯道超车的故事实际上提供了一种创新的方法论,它的核心要义在于,即使是从跟跑开始,但只要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就能逐步实现“从0到1”的跨越,进入领跑编队。

事实上,类似的弯道超车故事正在很多领域上演。比如,中国的“互联网+”向纵深推进,移动支付引领“无现金社会”发展方向,共享单车也开始走向世界,这些成就甚至让发达国家的公民感慨,“从中国回来后开始感到不适应”。

再比如,中国的媒体融合发展锐意进取,从H5、直播、VR等多种传播形式的融合,到中央厨房机制的建立,国际媒体也承认,“完美地展现了一个现代、富有生机的中国”。包括中国高铁在内的这些故事,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后发国家在某个领域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转变。这既说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正确性,更证明了后发国家实现赶超的可能性。

在这个意义上,“复兴号”带来的最大影响,不只是技术层面的,更是心理层面的。它以自身的科技突破说明,只要奋力拼搏,赶超完全可以实现。对于一个矢志实现后发赶超和伟大复兴的民族,最重要的莫过于坚定赶超的信心。

截至2008年,二战后只有13个国家成为高收入国家,中国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环境约束日益增强,中国如何实现转型升级?中国的发展征程中还会遇到各种问题,但只要坚定地朝着一个又一个阶段性目标去奋斗,宏伟蓝图最终定会实现。奋斗中的人们,不会产生悲观情绪、畏难心理,而会像中国高铁的攻关那样充满干劲与豪情。

美国《洛杉矶时报》记者曾用《以乘坐时速180英里的中国子弹头列车迎接猴年》为题,描绘自己在中国乘坐高铁的所见所闻。文章说,在中国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令人兴奋不已的成就很快就会因下一个的出现而被人淡忘。高铁这几年接连不断的突破,恰似中国飞速发展的缩影,而“复兴号”所隐喻的,正是这个民族的光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