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正文
热搜:舞蹈动作瘫痪社会保障卡肖建华有多少资产

“假宽带”是普遍现象 原来网速卡的原因是这个

近日,有媒体报道,重庆市的一位网络运营技术主管向媒体自曝“假宽带”是普遍现象:“我们承诺的宽带与用户实际网速相差甚远,是普遍现象。”虽然事后被证明,该报道是几年前的旧闻,但一时间,“假宽带”的话题在坊间热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广东运营商工作人员也向记者表示。

“假宽带”的现象在今天已经不太多见,但是在一些城中村和人口密集的小区里,实际网速与运营商承诺的网速相比打折现象依然存在。那么造成这种网速“缺斤短两”的原因有哪些?又有哪些办法可以帮助用户测网速?从12M升级到20M,套餐的费用在增加,但是网速似乎并没有明显提升。

尤其是到了晚上9点钟左右,或者是在周末,看电影,看网络电视,经常会出现卡顿现象,电脑上网下载视频,也时常会出现停滞的现象。通俗意义上,所谓“假宽带”,主要就是指实际上网速度并不能达到运营商的承诺速度。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有“假宽带”就有“真宽带”。

“宽带”并没有严格的定义,但是作为一种较快速的传播网络,宽带在上行和下行有一定的标准。比如,美国FCC(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去年1月7日推出了宽带的新标准:上行的速度是3Mbps,下行速度是25Mbps。而此前的标准是上行1Mbps,下行4Mbps。

“假宽带”是普遍现象
“假宽带”是普遍现象

达不到这个标准的即不是“真宽带”,是“假宽带”。在我国,对于宽带的速率的也有明确的规定。此前,工信部就曾发布《固定宽带接入速率测试方法》,对4M、10M、12M、20M、50M不等宽带的速率范围均作了明确规定,比如12M宽带的速率,要在1383—1536Kb/秒。如果达不到这些范围的,就是常说的“假宽带”。

据了解,在此之前,这种假宽带的现象非常普遍。早在2011年,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发布《中国宽带用户调查报告》时,就曾称中国绝大多数互联网用户用的都是“假宽带”,超半数用户的上网平均速度达不到标准,此后媒体也对这个现象多次曝光。

最近两年,随着宽带、光纤的普及,网速有了大幅提升,“假宽带”的问题也渐渐地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但是在一些人口密度大的小区和城中村中,上网堵塞的问题也时常存在。有不愿透露姓名的运营商内部人士向记者解释了今天“假宽带”存在的主要原因。

据他介绍,从宽带运营体系上讲,分为“一级运营商”和“二三级运营商”。而“假宽带”的问题则主要出现在“二三级运营商”上。其中,电信、移动、联通三家基础运营商属于“一级运营商”,用户可以直接与其签署入网协议。

如长城宽带、e家宽等,即是“二三级运营商”,这些运营商本身没有主干网络,只能租用基础宽带运营商的网络后在个别小区内布置局域网,再向用户销售。据了解,2014年底,工信部发布了《关于向民间资本开放宽带接入市场的通告》,鼓励民间资本以多种模式进入宽带接入市场。

第二年3月1日,工信部正式开放宽带接入业务,民营企业可以申请宽带运营商牌照。目前,国内已经有近百家企业在全国各个省份获发了100多张民营宽带试点牌照。这位人士表示,有二三级运营商为了与基础运营商竞争,并追求更高的经济利益,在布置局域网时进行偷工减料。

对网速进行限制、打折,影响用户的上网体验。有的运营商甚至以低价独享网络的幌子,在吸引消费者使用之后,悄悄变成几户消费者共享网络。但在多次集中打击之后,这种现象已经大为减少。不过,在一些城中村、人口密集的小区,这种现象还较多地存在。并且,还经常会有不少没有任何资质的所谓“宽带运营商”在兜售宽带业务。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