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资本取代险资举牌“大抄底” 关注三类投资机会(2)
险资分化资产配置成动因
对比而言,险资未能延续去年的举牌热。新近的一次险资举牌,如9月中旬的阳光产险和阳光人寿联合增持伊利股份至30324万股,触及举牌红线。阳光保险表示,举牌伊利股份只是一次单纯的财务投资行为,并承诺“支持伊利股份现有股权结构,不主动谋求成为伊利股份第一大股东”和“未来12个月内不再增持伊利股份”。
对阳光保险来说,这只是一次资产配置。中国人寿的人士向记者表示,适度增加二级市场资产配置是大型保险公司基于稳健原则的做法。
需要指出的是,保监会于8月26日下发了《关于加强保险机构与一致行动人股票投资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目的是加强对险资及一致行动人举牌、参与上市公司收购等行为的监管。银监会也于近日出台了《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目的同样是规范银行资金(有些资金会成为市场的杠杆资金)在二级市场的运用。
对此,明曜投资董事长曾昭雄在接受《红周刊》采访时认为,监管趋严对险资举牌来说,更多的是一种规范,而不是限制。“大部分保险公司还是以价值投资为主。”
与曾昭雄类似,北京长源基金经理张建房也表达了一定的乐观态度。他对《红周刊》说,险资举牌上市公司可能会存在资金断层,再加上杠杆,隐藏的风险很大。保监会下发《征求意见稿》的目的在于规范险资的举牌行为,降低杠杆风险,确保其“保障功能”这一根本属性,避免其沦为个别企业“低成本的融资工具”。
但对于合法、合理、合规的举牌行为并不限制,毕竟大部分险资举牌的目的在于资产配置,通过财务投资获得收益。随着保监会在负债端和投资端对保险资金的严控,中小险企在资本市场的活跃度或受一定影响,大中型险企或将接棒加大举牌力度。
就当前的举牌潮特征而言,张建房对《红周刊》表示,相比于“门口野蛮人”蓄意地搅动市场,此次举牌潮更加反映的是“资产荒”背景下,资金寻求优质资产的必然结果。“虽然有一些资金是为争夺上市公司控制权而来,但更多资金还是出于资产配置的需要。在‘资产荒’的背景下,经过近一年多调整的A股为各举牌方在资本市场低价抢筹提供了良好机遇。”
从险资选择的标的来说,一些保险公司十分青睐房地产行业,他们看重的是长期的股权投资,通过和地产公司合作展开一些创新业务,比如养老地产和社区养老等来获得长期回报。
如果说去年11月至12月的举牌潮的特点是险资与产业资本共同起舞,那么,在今年7月至8月的举牌潮中保险资金已落后产业资本一大段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