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正文
热搜:
  • 此专题下没有文章
  • “资产荒”流向房地产市场 为“去库存”埋下隐患

    在“资产荒”背景下的信贷大增,虽有利于短期“去库存”,但会在长期积攒新的“库存”。尤其西部地区房地产新建量增速一季度后也开始上涨,而相对于东中部,西部地区去库存难度本来就比较大,新建量增加无异于“雪上加霜”,投入的信贷资金可能会在未来形成大量不良贷款。

    资产荒流向房地产市场
    资产荒流向房地产市场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出现了“资产荒”,也就是在市场流动性充裕情况下缺少优质投资项目,且这一现象一直在延续,有愈发凸显之势。今年上半年,人民币新增贷款7.53万亿,累计同比增长14.79%,这个规模比2009年上半年“4万亿”刺激政策推出时新增贷款投放量还多1597亿。若考虑地方债务置换因素,上半年增量或高达11.03万亿元。

    在制造业低迷,进出口疲软以及政府投资增速下降引致的“资产荒”的经济形势下,这么多新增的信贷资金投向了何处呢?笔者发现主要有两个流向:一部分被部分产能过剩企业用以偿还利息;另一部分主要流向金融或地产投资。

    支撑部分信贷资金被部分产能过剩企业用以偿还利息的判断有两条逻辑:第一条是非金融企业和机关团体新增贷款显著高于固定资产投资贷款。两者差距在去年1月之后不断扩大,说明非金融企业并没有将信贷资金转化为实体投资。这也是为什么M1增速在去年10月超越M2增速并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这种“持币观望”行为更为突出。

    这主要由于2014年以来中小企业新增贷款增速始终高于大型企业,加之其经营利润较好,所以,充足的信贷资金除了可用于“借新还旧”处理债务问题,剩余的资金则以短期流动性方式留存于企业内部。

    第二条逻辑是非金融企业债务存量巨大且盈利能力下降。截至6月末,非金融企业贷款余额已达72.97万亿,同比增长9.7%,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仅增长6.2%,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利润同比还降了8%,且煤炭、石化和钢铁等过剩产能行业利润降幅更大。这些数据表明,大型国有企业没有转化为投资的贷款,可能大量被用于为“去产能”行业偿还利息了。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