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司机奇葩现象:没有导航不会开车(3)
奇葩四
非高峰时段照样乘个“溢价率”
“大中午12点的,不是早高峰也不是晚高峰,我带孩子打车,发现打车软件仍然有溢价率。现在这些平台不仅补贴不如以往了,还动不动就要溢价,不太能理解这件事儿。”近日,梦女士向记者“吐槽”自己打车时的不愉快。
7月11日下午3点多,记者从永安里地铁站东北口出来,站在路边用打车软件叫车,目的地是一个只有1200米远的地方。点击优步平台的人民优步、输入起止点后,手机屏幕马上弹出一份通知:“由于目前车辆需求过高,我们提高费率以保证Uber车辆的供应。”下面的数字写着“1.3×正常费率”;再下面则是“峰时溢价下降后通知我”和“我接受提价”两个选项。记者又打开滴滴平台,上面的溢价率更高:“我接受因叫车需求过旺产生的临时调价。加价倍率×1.6倍”,下面是“我愿意加价”和“等会再叫车”两个选项。
记者比较溢价率后,选择了优步平台,一辆丰田威驰来到记者身旁。记者问司机师傅:“现在是下午3点多,不是高峰期,地段也不是偏僻地段,怎么打个车还得加钱。”师傅答道:“谁让您正赶上平台车少的时候呢?”记者又问:“您离我这么近,1分钟就到我身边了,我为啥要加价?”司机表示,当乘客订单量大于附近司机数量时,软件自然而然会要求加价。
虽然这种加价不是强制的,但毫无疑问,如果乘客不同意溢价率,则无法在短时间内继续打车。
专家点评
看似“小毛病”实则“大隐患”
“当今的网约车市场呈无序和非理性状态。”交通专家、3E交通系统咨询公司创始人徐康明今天上午接受了北京晚报记者的采访。他表示,乘客发现的这些网约车问题,其实并不是“小毛病”,而是很大的隐患。比如,关于动态溢价,“这实际上是对消费者利益的严重侵害。出租车这个行业在供给和需求上很容易出现时间和空间的不匹配,动态溢价正是利用了这种特征,损害消费者利益。相反,巡游出租车则采用政府定价,保护了消费者的权益。”他还认为,随着网约车新政的出台,完全有必要对动态溢价进行一番探讨;更多时候,它属于一种对消费者的趁火打劫行为。
针对越来越多的外地车到北京做网约车一事,徐康明表示,这既是非法运营,又损害了消费者权益,同时还使北京日益拥堵的交通雪上加霜,应该坚决取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