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正文
热搜:
  • 此专题下没有文章
  • 中行建行董事长齐发声:债转股不一定是不良资产

    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上,债转股成为“轰炸”出席嘉宾最多的话题之一。3月24日,中国银行业协会会长、中国银行董事长田国立在博鳌论坛期间表示,债转股不一定是不良资产,“好的也可以转,主要是解决流动性问题。”

    债转股不一定是不良资产
    债转股不一定是不良资产

    田国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债转股过去还是取得了挺大成效,但现在已经时过境迁,最后方案还没有出来,不好评价。田国立可谓“债转股”的老手,1999年离开建行,成为信达资产管理公司的主要创始人,一手推动信达在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中脱颖而出,成为业绩最好的一家。

    就在此前的23日,建行董事长王洪章也表达了类似观点,在回答现场提问时表示,不见得债转股的企业都是不良贷款企业,按照“三去一补”,有些企业财务指标状况很好,可能也会债转股。

    王洪章认为,十多年前,中国商业银行做了几次债转股,但如果要推出新一轮方案,商业银行作为股东应不应该行使股东权利?“我作为董事长,搞债转股,我会考虑我的股东权益,肯定不会把不良债权变为不良股权。”王洪章表示,应该有一系列的政策和市场化方式,在债权转为股权后流通更顺畅,银行权益得到很好保护。

    当然,眼下并不知道是否会有资产管理公司参与债转股试点,但至少已有资产管理公司跃跃欲试。

    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赖小民24日就表示,债转股应该以资产管理公司为主,资产管理公司优势更明显,其有人脉技术,也有经验,在定价方面有公允价格,也不会产生道德风险。

    作为过来人,田国立也没有否认资产管理公司的确有自身优势,田国立向澎湃新闻表示,资产管理公司有一大批人才,更专业一点,“但他们活干不过来咋办?我干了12年,有好多技术性问题。确实需要一批专业积累,需要一批技术性支持,资产管理公司他们有这样的优势。”

    所谓债转股,一般理解是,企业的负债转化成对企业的持股,对银行来说,就是把贷款折算成对企业的持股。

    在中国1998年启动的那轮改革期间,为了解决国企之间盘根错节的三角债问题,这一举措使用较多,并形成了银行对企业的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