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正文
热搜:
  • 此专题下没有文章
  • PPP蹒跚站上稳投资风口 明年有望迎“签约潮”(2)

    蹒跚认识差异致PPP进展缓慢

    “一方面,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加速,需要不断提高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质量,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另一方面,新常态下财政收入的增速明显下降,地方融资平台的规范转型也迫在眉睫。这种资金投入和需要之间的矛盾,就需要创新一种能够撬动社会资本投入到公共服务领域的体制和机制。”财政部副部长史耀斌表示。

    因此,在传统投融资模式难以为继的当下,稳增长、稳投资,需要大力推广PPP。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李扬认为,传统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突出地存在着自然垄断性、公共性和外部性。然而近几十年来,那些影响社会资本进入的技术障碍,或者渐次消失,或者可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予以克服,这就为在这些领域中引入社会资本开辟了广阔空间。目前采取的PPP或者有管制的民间投资主体,都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方式,应当大力推行。

    这一年来,政府也确实是这么做的。史耀斌日前透露,据初步统计,全国各地公布推荐的PPP项目达6650个,计划投资额8.7万亿元人民币。

    然而,签约率不高一直让PPP广受诟病。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称,大规模PPP作为替代地方政府投资的主要政策安排,进展异常缓慢,是今年最令人失望的一环。究其原因,更多的是因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这四大参与方考虑存在差异。

    对此,金永祥也是深有体会。他说:“中央几个部门都想做PPP,部门之间有共识也有差异。大一点的城市自身能力强,小城市本身实力弱,学习能力也弱,所以未来可能出现问题的就是小城市一些不规范的PPP项目。”

    “至于社会资本方,民营企业不是不想做,只是他们大部分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认识还不到位,还缺少与政府的互信”,金永祥说。

    信心明年或迎“签约潮”

    展望明年,PPP将进一步走向舞台中心。多方预测,2016年我国将持续推动社会资本合作(PPP),签约率有望明显提升。

    业内人士称,从国际经验看,一般PPP项目从开始立项到准备,需要6个月或者一年的时间。因此,经过2015年的培养和探索,2016年有望迎来PPP项目“签约潮”。

    贾康表示,中国现在已经有了清晰的“一带一路”战略倡议,习总书记访美以后中美对于亚投行也有了前所未有的基本共识,几年之内,中国本土和与中国有关的方方面面参与的PPP规模我认为会轻松超过10万亿元。

    另一方面,PPP项目扭曲的风险可能相应加大,尤其一些假PPP项目的出现,更值得警惕。据一位PPP咨询公司人士介绍,有不少融资平台公司进行PPP相关咨询,“大多数都是希望通过PPP转型,但也有一些平台问的很直接,怎么能做假的PPP啊?”

    另据《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还有一些PPP项目,政府方会私下和社会资本方签订回购股份的协议,承诺在未来项目建成后以一定价格回购其全部股份。这实际上还是过去政府融资的逻辑,换汤不换药。

    鉴于上述趋势,专家建议,稳步加快有关PPP立法、动态公共定价机制和政府补贴的模式等方面的制度和机制建设,不断创造条件,使PPP能够有效落地,防范走样变形。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