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正文
热搜:
  • 此专题下没有文章
  • 中国财政收支现悖论:收入大减还怎么减税?(2)

    民族宏观:财政政策仍有空间,赤字扩大在所难免

    从10月财政收支数据看,财政收入增速延续低位,地方财力依然不足;同时财政支出延续高增长,财政收支矛盾依然较为突出。

    从需求端看,目前出口需求延续弱势,外需短期内难有好转的可能;而房地产投资持续弱势,制造业利润仍在下行通道,基建投资仍将是稳增长的主要手段。如此,财政政策的继续宽松对后续“稳增长”仍然至关重要。

    近期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十一次会议的讲话延续了“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表述;李克强在经济形势座谈会上指出要“用好积极财政政策空间,合理加大减税力度”,“通过采取PPP等方式,扩大有效投资”,显示以“扩大有效投资”为代表的积极财政政策仍是目前决策层关注的重心。

    同时,央行在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目前货币供应较为充裕,强调货币政策“既要防止结构调整过程中出现总需求的惯性下滑,同时又不能过度放水、妨碍市场的有效出清”,提出货币政策要“加强预期引导。强化价格型调节和传导机制”,表达了央行对货币政策继续扩张的谨慎。

    我们此前多次强调,目前实体经济处于出清过程中,货币政策由于传导机制问题作用有限,财政政策才是引导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关键.

    从更长期的角度看,“十三五”规划要求2020年完成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对未来5年的经济增速划定了下限。为完成年均不低于6.5%的增长,“稳增长”政策力度难以减弱。而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十一次会议强调“供给侧改革”,则在完成小康社会建设目标所需要的“稳增长”之上,叠加了结构调整的要求。在结构调整必然导致需求暂时萎缩的背景下,财政政策的扩张对于支撑经济增速仍是必要的。

    近期财政部副部长表示3%的赤字率和60%的负债率红线可以反思,则体现了管理层对积极财政政策进一步扩大的态度。在目前财政收入延续低增长的背景下,我们认为财政赤字的扩大在所必须,2016年的赤字率很可能再度回到2010年的3%。与此同时,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加快地方债置换、推进PPP、进一步减税降费等此前强调的财政手段也将继续推进。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