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正文
热搜:
  • 此专题下没有文章
  • CPI全年预期涨幅1.4% 年末双降存预期

    下了雪的北京,菜价小有回升,然而对10月CPI来说,这场雪丝毫没有阻挡其向下的脚步。

    年末双降存预期
    年末双降存预期

    国家统计局日前通报的数据显示,中国10月CPI同比上涨1.3%,不及预期值中的1.5%,较上月1.6%大幅下滑。

    “CPI连续两个月涨幅收窄,处于低通胀水平,需要警惕通缩风险。四季度CPI缺乏上涨动力,将维持低位运行,预计全年涨幅1.4%-1.5%,明显低于去年。”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学智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通缩“压力山大”

    从同比涨幅情况看,食品价格上涨1.9%,非食品价格上涨0.9%。1-10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1.4%。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下降0.3%。食品价格下降1.0%,非食品价格上涨0.1%。

    “食品价格涨幅收窄是CPI同比涨幅下降0.3个百分点的直接原因,猪肉、鲜菜、鲜果、水产品、蛋类价格环比全线下跌,猪肉价格环比近6个月首次下降,说明猪肉价格上涨周期已到尾声。非食品价格影响CPI中长期走势,近一年非食品价格在0.9%-1.3%之间徘徊,是拉低CPI的重要原因。”刘学智表示。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认为,10月份CPI同比涨幅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主要因为部分分类同比涨幅回落,10月份猪肉和鲜菜价格同比分别上涨15.8%和4.7%,涨幅分别比上月回落1.6和5.7个百分点;此外,部分分类同比降幅扩大,蛋和羊肉价格同比分别下降13.8%和7.0%,降幅分别比上月扩大3.6和0.6个百分点。部分服务价格同比涨幅依然较高,挂号诊疗费和家庭服务价格同比涨幅分别为14.4%和7.2%。

    据测算,在10月份1.3%的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上涨的翘尾因素约为0.2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约为1.1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10月PPI同比下降5.9%,与前两个月值持平。中期来看,PPI已经连续44个月负增长,未来转正仍然遥遥无期,上游去产能去库存尚未结束,伴随经济换挡转型,传统工业品需求将趋势性放缓。由于需求低迷,全球大宗商品价格通缩继续向国内上游产品价格传导,如石油和天然气价格同比大幅下跌。

    10月大宗商品价格与供需情况皆不理想,受国内外因素影响,5月中旬至今商品价格跌幅已达12.33%。通缩压力逐渐从上游行业传导至下游行业。采掘、原材料及黑色金属材料类价格环比跌幅在10月有所收窄,而生活资料的出厂价格跌幅明显扩大。与此同时,大宗商品的进口压力依然紧张。在产能有效去化和新增长点完全成型之前,PPI难摆脱低迷。

    瑞穗证券经济学家沈建光表示,中国10月份的通胀数据表明,中国经济继续遭受需求疲软以及生产力过剩。随着物价上行因素消退,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通缩正重新成为物价主要风险。问题是,如何恢复低于预期的增长率,同时减少产能过剩。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