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基建资金缺口大 中国PPP模式引关注
有机构调研报告显示,“一带一路”亚洲部分的基础设施建设,每年至少需8000亿美元。显而易见,资金已成为“一带一路”战略的一大掣肘,单一的投融资模式也难以满足项目建设的需要。如何破解资金难题?在第六届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高峰论坛上,采取传统和创新模式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探讨新的融资模式成为论坛焦点。
“在过去,缅甸曾经面临着很多发展方面的障碍,因此我们对于‘一带一路’倡议寄予厚望,希望通过这样的发展倡议能够建立各种各样的跨境项目,促进亚洲地区的发展。对于我们缅甸来说,也会从中受益良多。”在昨日召开的第六届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高峰论坛上,缅甸建设部部长KyawLwin如是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本届论坛有来自31个国家和地区的42位副部长参加,不仅包含“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还有诸多拉美地区代表参加。在论坛期间,很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也表达了与KyawLwin类似的看法。
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张向晨在论坛现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许多国家大力推行PPP项目的融资模式,为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提供了新的途径,希望相关金融机构能够不断创新,研发出更多的适合项目业主和承包企业所需要的金融创新产品,支持国际基础设施项目的发展。
“一带一路”沿线国的期待:与中国合作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月初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1~4月,我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37.2亿美元,同比略降3.9%,占同期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的10.6%。其中4月投资11.6亿美元,同比增长12.5%,主要投向新加坡、印尼、老挝、越南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