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车领导班子酝酿成熟 高铁出海巨无霸将诞生
即将诞生的全球最大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的掌舵人逐渐浮出水面。

3月30日,中国南车发布了新公司第一届董事会董事候选人的独立意见,中国北车董事长崔殿国、中国南车董事长郑昌泓等获提名执行董事候选人。
这是在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南北车合并进展情况汇报后的一大新进展,这意味着中国中车的领导班子已经酝酿成熟,又一“全球最大”即将诞生。
“这是为中国高铁走出去量身打造的企业。”一位知情人士透露。
但为了高铁走出去的布局不仅是中车。去年12月,中国铁路国际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中国铁路总公司宣传部部长韩江平表示,铁路国际有限公司将作为铁总的对外平台,推动对外合作交流,促进铁路加快“走出去”的步伐。
中车落地
为高铁出海量身打造的“巨无霸”企业——中国中车渐行渐近。
3月2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第二个议题听取了北车南车重组情况汇报。李克强要求,要推进核心技术突破和商业模式创新,增强国企活力,打造向全球竞争新优势。这距离去年底发布合并预案,仅仅三个月时间。消息人士称,南北车的合并最快在今年6月份完成。
南北车的合并,意味着国务院国资委下辖的企业集团由112家缩减为111家,也意味着一家世界级轨道交通装备“巨无霸”的诞生。
据德国轨道交通权威机构出版的《世界铁路技术装备市场》显示,目前全球轨道交通装备市场中,中国北车和中国南车分居前两位。其后分别为加拿大庞巴迪、德国西门子、法国阿尔斯通、美国GE和日本川崎。中国两家合计销售收入几乎相当于这5家企业的总和,总资产将超3000亿元。
“南北车合并,一方面依托核心技术优势,中国铁路装备制造企业将逐步形成产品、技术、资本全方位‘走出去’态势;另一方面,依靠技术创新推动转型发展,我国铁路装备制造技术跨入国际先进行列,企业国际竞争力将明显增强,为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强有力支撑。”国家铁路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看来,“高铁出海”是大势所趋,南北车合并有利于我国在全球打造中国“名片”。
“一直以来,南北车在高铁海外投资上都存在很多恶性竞争的情况,我们希望通过合并来改变这一局面,更好地适应海外市场竞争,真正实现我国高铁技术走向全球。”国资委内部人士对媒体表示。
近年来,中国铁路“走出去”已经成为外贸出口的新增长点。据统计,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机车车辆出口由2001年的不到8000万美元增长到2014年的37.4亿美元,年均增速达34.7%,高于同期全国外贸出口增速16.5个百分点。2014年,机车车辆出口增长19.3%,是同期我国外贸出口增速的3倍。
然而,此前却多次出现过为了争夺订单,南北车互相压价,恶性竞争的事件。这种竞争不仅出现在国内,在海外也曾多次出现,鹬蚌相争,导致海外大单流落别国。
“互相压价不仅让国外对我们的设备质量产生怀疑,还暴露了我们招投标的不规范。”王梦恕表示。
我国高铁是具备产业优势和技术优势的,面对国外巨大的市场,培育出一家“巨无霸”公司显得非常重要。中车的诞生,在减少因压价而缩减营业收入的同时,更可以加强技术研发,提高国际地位,增强国际竞争力。这样还能避免不少因抢单造成的腐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