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正文
热搜:
  • 此专题下没有文章
  • 2月PPI下滑通缩加剧 CPI超预期增长1.4%

    生产资料价格大跌加剧中国生产价格通缩,2月PPI同比下滑4.8%,预期下滑4.3%,为连续第36个月下滑。

    不过,CPI同比增长1.4%,好于预期的增长1%。中国央行副行长易纲表示,中国的CPI涨幅在可见的未来还是正数,相关部门也在密切关注,而日本和欧洲的经济通缩风险更大。

    中国2月CPI
    中国2月CPI

    据国家统计局,2015年2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4.8%,环比下降0.7%,生产资料价格领跌。1-2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4.6%,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5.5%。

    2015年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4%,鲜菜鲜果领涨。1-2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1.1%。国家统计局余秋梅表示,“春节因素致使CPI同比和环比涨幅双扩大。"

    以姜超为首的海通证券分析团队近期发布报告称:

    2月CPI可能仅有0.9%,PPI则可能降至-4.5%,中国的通缩风险依然加剧。央行未来再次降准或可期待。

    瑞银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汪涛本月初表示,“2月通胀数据也不太可能回升至1%上方。这将进一步加剧中国的通缩担忧......为了防止实际利率进一步攀升,央行有必要在2015年下调名义利率100个基点。”

    实际上,中国央行近期的行动已经释放出货币宽松逐渐加码的信号,包括2月初的全面降准,且一再扩大定向降准范围,以及2月末再次启动降息。

    此次降息前,中国央行主管媒体《金融时报》刊文称,中国通缩风险已近。瑞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在文章也提到,今年通缩风险非常值得重视,全年涨幅或在1.6%左右,虽然难言通缩,但实际利率过高不利于制造业,未来一系列降息降准必不可少。

    细分来看,PPI同比变动情况: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下降6.2%,影响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4.8个百分点。其中,采掘工业价格下降20.1%,原材料工业价格下降9.2%,加工工业价格下降3.5%。生活资料价格同比下降0.1%。其中,食品价格下降0.1%,衣着价格上涨0.8%,一般日用品价格下降0.2%,耐用消费品价格下降0.6%。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中,燃料动力类价格同比下降12.0%,黑色金属材料类价格下降10.1%,化工原料类价格下降6.3%,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价格下降5.7%。

    在2月份-4.8%的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同比降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因素约为-3.0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约为-1.8个百分点。

    CPI同比变动情况:

    2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4%,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81个百分点。其中,蛋价上涨11.4%,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09个百分点;鲜菜价格上涨4.3%,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16个百分点;鲜果价格上涨4.1%,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10个百分点;粮食价格上涨2.9%,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08个百分点;水产品价格上涨2.1%,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06个百分点;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1.4%,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10个百分点(猪肉价格下降1.5%,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04个百分点)。

    2月份,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0.9%。其中,衣着、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居住价格分别上涨2.9%、1.9%、1.8%、1.5%和0.6%;交通和通信、烟酒及用品价格分别下降1.7%和0.6%。

    在2月份1.4%的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上涨的翘尾因素为0,新涨价因素为1.4个百分点

    受物价下行叠加春节错月影响,今年1月中国消费者物价增速大幅下滑至逾五年新低,生产者物价则连续第35个月下跌。

    中国2015年1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增长0.8%,创2009年11月以来新低,预期增长1.0%,前值增长1.5%。

    中国1月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同比下滑4.3%,预期下滑3.8%,前值下滑3.3%。中国PPI同比已连续35个月下滑,创2009年10月以来新低。

    受国际油价和大宗原材料价格波动的影响,今年1月国内部分重要生产资料价格降幅加深。石油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石油和天然气,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四个行业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分别下降22.7%、11.5%、32.9%和6.7%,分别影响本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9、0.9、0.5和0.5个百分点,合计影响约2.8个百分点,占总降幅的65%左右。

    姜超点评1月数据时称,考虑到本轮经济增速已经创出24年新低,通缩风险甚于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