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盛破产倒计时:邢利斌案后重组命运将如何?(2)
引爆晋商圈的重整
2013年11月29日,在约10亿元贷款到期之前,联盛集团掌门人邢利斌突然申请破产重整,并获得吕梁市柳林县人民法院的受理。
邢利斌的破产重整申请是当时的爆炸性新闻,据报道,突然摆在人们面前的联盛集团账单总额高达268亿元,其中银行借款余额153.54亿元,信托借款余额73.63亿元,融资租赁借款余额17.48亿元,银行敞口票据余额23.42亿元。
在债权人名单中,建设银行、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招商银行等给予联盛集团的融资均超过10亿元。国开行山西省分行借款41.5亿元;山西省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下属63家农信社,借款41.5亿元,成为牵涉最深的两家金融机构。
73.63亿元信托借款中,除华融资产管理公司19.9亿元的信托将在2015年9月到期外,其余信托产品均在2014年到期兑付,共计54.75亿元。
和联盛集团绑在一起的还有吕梁地区多家大型企业:联盛对外担保145.71亿元,外部单位对联盛担保140.94亿元;其中山西离柳焦煤集团、山西汇丰兴业焦煤集团、山西中阳钢铁与联盛集团互保均超过10亿元。
市场分析认为,邢利斌申请破产重整的主要意图在于为自己争取时间,若获得司法保护,其间所有债务停息止付,资产获得保全,法院不能执行拍卖,债权人也无法哄抢。这至少可以为邢利斌赢得9个月的时间继续周转。
但该重整方案并未获得支持,债权人一致表示了对联盛集团重整方案的不满,特别是山西的金融机构和银行,他们集体向山西省金融办施压。
2013年12月2日,第一次联盛集团债权人会议召开,呼吁山西省政府介入此事。4天后,国开行联合13家金融机构向山西省委、省政府提交了《关于省委省政府出面协调联盛重整时间的紧急报告》,在报告中,债权人指出:此次重整是联盛和地方法院单方发布联盛重整进入司法程序的消息,他们事前没有收到任何法律文书,重整过程的不公开使得债权人担心自身的利益受到侵犯。
自此,一场旷日持久的联盛集团重组谈判拉开帷幕。
多舛的重组方案
联盛集团的重组方案可谓命运多舛。
在遭到债权人抵制后,邢利斌曾亲自到各个债权人处逐一登门游说,但这一切止于2014年3月12日,这一天,邢利斌在太原武宿国际机场被警方带走。
此后,山西省、吕梁市等高层领导,数次召开会议,推动重整的进程。
2014年3月19日,国开行山西分行曾召集主要债权银行、信托等债权机构召开闭门会,要求各家银行尽快向总行呈报减息延贷的申请材料。3月20日起,山西省政府就向各个债权方下发了《关于签订联盛集团战略重组协议的函》,重组方案看似进入最后的签约阶段。
但最终的事实是,主要债权银行都同意重组方案并在重组协议合同上签字,担保企业却拒绝签字,重组方案最终未能在3月底敲定。
据一位联盛集团的联保企业负责人向《华夏时报》记者透露,在邢利斌被带走后,联保企业之间更希望能有有资金保障的国有企业收购联盛集团,因此各方未能在彼时达成共识。
此后,联盛集团的主要互保企业负责人先后涉及吕梁官场腐败案,山西离柳焦煤集团时任董事长郭继平及前任董事长邸存喜,山西大土河焦化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贾廷亮、山西中阳钢铁董事长袁玉珠等企业负责人均被带走调查。
随着联保企业负责人纷纷被调查,联盛集团重组的消息一度石沉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