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头疼”的盈余:1.7万亿额度“闲置”
[一位已经离开预算岗位的官员说,预算处的位子太难坐。没日没夜加班,还要时常担心分配不均得罪人。“这几年管理严很多,领导开始想办法在平时合理支出,不放在年底花钱”]
在刚刚过去的2013年尾,“突击花钱”再次成为年度议题。
但年年严打,效果却并不让人满意。根据中金发布的报告,2013年截至11月,财政盈余约5000亿,按照去年初的预算案,财政还安排了1.2万亿的赤字,年末最后一个月要完成1.7万亿的财政支出,才能完成预算安排的财政支出。
一位有基层预算部门工作经历的官员感叹,“盈余是最让预算部门头疼的。”多位专家认为,在年终结账和突击立项方面,预算制度建设要走的路还很漫长。
“突击花钱”年年喊打
“突击花钱”年年喊打,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一些单位开始将资金分流在其他时间段分笔立项支出。
“现在谁都不会把钱放在最后花的。”有科研机构研究人员向《第一财经(微博)日报》记者透露,课题一般周期是3~5年,国家每年拿出一笔钱投入科研,再在省里由科技厅等主管部门按比例划拨到各地。“过去大课题很多,一个课题几个亿,现在课题都小了,每个300万到500万左右,五六个专家做,一个人的课题费不到100万,如果做五年,每年十几万,买测试设备、水电暖、出差考察,怎样都用得完,基本到年末没有结余。”
此外,还会出现科研经费被“无奈”挪用的情况。“绝大部分课题的经费是先拨款,但也有课题经费下发很晚,就先用其他课题的经费,来回挪用。”上述人士透露,尽管不符合财务规定,但也是无奈之举,并且就避免了年底结余的问题。
“国家现在对科研经费管理已经很严格了,都不敢乱花,而且国家每年审计,有结余财政就收走了。”上述人士透露。
有地方广电集团子机构工作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透露,往年的确出现过到了第四季度,为了达到年终的“收支平衡”,单位会通过一些“福利”把钱用掉,比如装修、换电脑、工会发福利、吃年夜饭抽奖等。但“这几年管理严很多,领导开始想办法在平时合理支出,不放在年底花钱”。
上述人士透露,这些“花钱”审批的流程往往非常简单,“领导班子开个会”,对于应对审计,他的回答是“如果是上级审下级,上级又怎么会为难下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