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正文
热搜:
  • 此专题下没有文章
  • 上交所开展股票质押专项座谈会 助力企业发展

    截至今年7月底,沪深两市质押股票总数、质押融资金额,及大股东质押比例超过80%的公司家数,均较年初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截至目前,沪市高比例质押公司中共有20余家获得纾困。

    上海证券交易所
    上海证券交易所

    作为民营经济勃兴之地与上市公司重镇,浙江的经济如何借力资本市场,迈向更高质量发展?8月8日,上交所联合浙江证监局在杭州举办浙江辖区沪市上市公司培训,深入民企“大本营”,解答企业发展之困,阐明规范经营之法,寓监管于服务,引领上市公司不断向前跃进。

    当前经济环境下,防范与化解股权质押风险,正是浙江乃至长三角众多民营上市公司的共同心声。对此,本次培训有针对性地开展股票质押专项座谈会,通过搭建沟通平台,分享实践经验,提供配套咨询,引导上市公司对接投资机构等多种形式,解决上市公司的实际困难。

    自去年下半年开启的烽火驰援,如今已星火燎原;企业施展的“自救行动”亦硕果累累:截至今年7月底,沪深两市质押股票总数、质押融资金额,及大股东质押比例超过80%的公司家数,均较年初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不过,需强调的是,目前股票质押融资总体规模仍然较大,资本市场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依然复杂,风险并未彻底解除。

    “下一步,我们将从机构和大股东供需两端同时入手,通过市场化、法治化方式,严控增量,消化存量,坚决打赢化解股票质押风险攻坚战。同时,希望借助专项培训等方式,给民企和上市公司带来实实在在的帮助。”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副主任刘连起表示。

    夯实企业责任 加强监管引导

    在夯实上市公司主体责任的过程中,证监会、上交所等监管机构无疑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扛起一线的监管职责,是其服务资本市场的使命与担当。

    上交所副总经理董国群表示,监管部门将继续加大资源投入,使讲规范、做主业的公司真正感受到监管的服务,加深对资本市场建设方向和目标的理解,以共同参与到资本市场健康生态的建设中来。

    落到实处,今年以来沪市已有多家违法违规公司受到严厉监管。“该戴帽的戴帽,该退市的退市”——监管的果断“亮剑”,显示出其“兴利除弊”的决心与魄力。

    对于上市公司该如何规范经营、稳健发展,监管也提出了具体需修炼的“三大功夫”:首先是在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上下功夫,做到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地披露信息,在任何时候都不说假话、不做假账;

    其次,需在合规稳健经营上下功夫,深刻汲取前期部分企业急功近利、盲目扩张的教训,自觉尊重市场规律,聚焦主业、做精主业,守法诚信、审慎经营;

    最后,在尊重和回报投资者上下功夫,以实际行动维护广大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知情权、参与权和收益权,做一家负责任、有担当、受尊敬的上市公司。

    受宏观经济下行,货币金融环境变化,市场波动等多重因素影响,2018年,一些上市公司的股票质押风险相继爆发。除了上述外因,部分企业偏离主业、脱实向虚,热衷概念炒作和不切实际的跨界并购,盲目加杠杆扩张;更有甚者,公司大股东恶意违规,通过资金占用、违规担保、关联交易等手段大肆侵占利益,更是将企业拖入经营困境与债务深渊的“罪魁祸首”。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企业是第一责任人。”浙江证监局副局长俞峰强调,“无论企业发展处于顺境还是逆境,都不能有‘等靠要’的思想。与其等待外部纾困,不如先行自救。”

    这意味着,相关公司和大股东一味依赖纾困资金无条件救助并非正途。个别在生产经营、规范运作方面与“四个敬畏”、“四条底线”背道而驰的公司,将成为监管重点聚焦的对象。

    “近年来,我们的一线监管工作,就是重点聚焦这些公司,严格监管这些不法行为,督促上市公司和大股东讲真话、做真账,不做违法违规之事。”董国群在会上指出。

    多方合力 同舟共济

    在着力解决上市公司大股东股权质押风险的过程中,监管机构逐步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也借此进一步加深了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化解股权质押风险是一项系统性强、专业要求高的复杂工程,因此,只有以上市公司大股东为代表的债务人、以银行和券商为代表的质押权人、以各类纾困基金为代表的救助方,及以证监会、沪深交易所为代表的监管机构通力合作,才能从根本上化解风险,推动问题实现最终解决。

    培训会上,证监会及上交所相关部门对并购重组、债券融资等监管政策进行了详细解读。下午举行的专题座谈会,更是就民营企业纾困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其间,多家民营企业股东、上市公司、市场机构分享了市场融资和化解股权质押风险的成功经验,为更好地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建言献策。

    据悉,目前监管机构正通过多方配合,支持证券公司和私募机构等设立纾困基金,启动交易所债券市场信用保护工具试点,通过市场化方式推进民营上市公司纾困。随着上证综指年初下探至2440.91点之后迅速回升,上市公司大股东的质押平仓压力也得到较大缓解。

    截至目前,沪市高比例质押公司中共有20余家获得纾困。纾困主体方面,地方政府及其下属国资平台是纾困主力,各类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包括券商、保险、资管公司等。纾困对象方面,获得纾困的公司均为民营企业,且基本保证经营正常、运作规范。

    在此基础上,证监会、上交所等监管机构将寓监管于服务,继续为公司提供切实的支持。“高度重视,动态跟踪。我们会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维护金融市场的安全和稳定,保护投资者利益等方面,统筹考虑质押风险的处置。”上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与此同时,监管还提出以多种形式强化股东风险意识。2018年,上交所共举办及参与各类上市公司培训项目超过110期,培训授课超过660小时,培训人数逾1.4万人次。后续,上交所表示将继续投入力量、创新方式,进一步提高培训效能。

    此外,多形式强化沟通协调,也是监管凝聚构筑起强大阵线的“织网”。面对多种因素下形成的质押风险,及其背后纷繁复杂的传播路径与影响,只有更多、更有力量主体的参与,才能打好这场风险防控的攻坚战。

    “抓大”不“漏小”,监管机构同样重视以个案突破来推动创新。“纾困和风险化解一定要贴合公司实际情况,鼓励支持公司和机构以市场化、法治化为原则创新出一些解决方案。”上交所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