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正文
热搜:
  • 此专题下没有文章
  • 香港股神曹仁超四十年四万倍 曹仁超天机泄露太多?

    曹仁超是香港著名的投资人,内地人称他为“香港股神”,由此可见曹仁超在许多投资者心目中的地位是比较高的。尽管曹仁超已经去世了,但他生前留下的投资策略依旧让许多人感兴趣,香港股神曹仁超用四十年的时间赢下了四万倍的回报,他到底是怎样投资呢?

    投资人曹仁超
    投资人曹仁超

    曹先生从5000港币起家,历经2次惨败,但依然创下40年4万倍的投资回报。其经历不但是投资界的一个传奇,更对广大散户投资者深具启示意义。

    一生都对金钱饥渴

    “一生都对金钱饥渴”是曹仁超的一句名言。对金钱如此渴望,因为他曾经实在是穷怕了。祖上曾是大商家的曹先生,3岁到香港,13岁丧父,靠在工厂做工的母亲供养三兄弟,扣除房租、学费等必须开支,一家人每个月的生活费只有65块钱。

    曹先生回忆,除了白米饭,连续5年,一家人都只能吃每天2块的三菜一汤:“用鸭血、大豆芽菜和豆腐滚汤,然后再分别烹调这三样食物。”

    贫穷让曹仁超的童年充满忧虑甚至恐惧,“担心没钱交租,要看‘包租婆’的晚娘面孔,或没钱交学费不敢返学。”甚至,有邻居不见了金首饰,也马上怀疑是他偷的,要搜他身。最终,他被证明了清白,但对方不但不道歉还反而说他穷,偷鸡摸狗是迟早的事。

    曹仁超回忆说,那句话刺得他好痛,让他发誓要“争气”,挣大钱。高中毕业,老师让同学们谈人生目标,很多同学谈这个,谈那个,曹仁超却回答:赚大钱。后来认识女朋友时,他的承诺也是:我的梦想是富有,让你过上舒适的生活。

    十二岁丧父,靠母亲养大他和弟妹,03年母亲离世。

    “我永远对金钱饥渴(hungry)和贪心(greedy)”身为亿万富翁,财富足够家人几代生活无忧后,曹仁超说自己也依然是这种心态。

    因为“少年穷”对金钱饥渴的曹先生,不但自己梦想赚大钱,也主张所有人理直气壮去赚钱。

    他讨厌所谓的铜臭味这个词,喜欢“发达”、“赚钱”这些很多人认为充满铜臭的词。他说:“中国人一向主张‘安贫乐道’,但‘贪心’才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并且举例证明,1980年赚到第一个100万元时,太太已叫他退休,如果不是他继续对金钱渴望,可能很快比靠政府救助的人都不如。

    曹仁超还开宗明义地说过,中国人有些假清高,这是不必要的。而造成这种局面,是因为舆论往往由写字的人掌握,而中国写字的人是很少有发达的,所以就以所谓金钱多了是烦恼来自我安慰。

    “没有金钱,我们很难感到幸福,因此人人必须拥有一定财富才可快乐。惟金钱达到一定水平后,更多的财富并不能带来更大的幸福感,则是事实。”曹超仁强调。

    只不过,超级爱财的曹仁超也强调,君子爱财,要取之有道,“贪”得其所。而炒股,则是他的“道”和他的“所”。

    工字不出头 股市显伸手

    1967年高中毕业后,家里穷,成绩不好的曹仁超无心再念书。在母亲的主张下,他进入当时红火的纺织业学习纺织机维修,希望掌握一门技术,有个稳定的谋生之法。

    但曹仁超受不了工厂的环境和工作强度,尤其是挣钱少且看不到出头之日的苦,干了半年就转行去假发行业继续做工,并且认识了太太。

    曹仁超对太太一见钟情,而且心动就行动,没有多想就跑到对方面前说,我要追你,直到与你结婚为止。没成想,太太却淡淡地回他一句:神经病。后来,在他疯狂的攻势下,太太有所妥协但提出条件,不能在工厂做工,要做上穿西装的人的才行。

    曹仁超非但没有觉得对方嫌自己穷,反而借势吹捧自己,这个太没有问题了,我将来要带你去希尔顿吃饭,上半岛吃雪糕,搭的士入龙华吃烧乳鸽。

    牛皮吹出去了,但在假发行业,曹仁超还是看不到什么希望,加上一位老伯也告诉他说,“工字不出头,干这一行没有什么大出息。”于是,他又成天想着要再换跑道。

    刚好,一位同学的伯父买了一个股票经纪的牌,需要一个认识英文的人帮忙打下手,于是曹仁超又进入到证券行业,从擦桌子扫地开始,一步步做,月薪220港元。

    证券行业让曹仁超大开眼界,也让他认定这就是赚大钱的好渠道。他抓紧积累本钱,每天兼做多份工作。“不但投稿到报馆赚稿费,又到股票行隔壁的洋行帮人打英文信,再到旺角教书,晚上替人补习英文。”他回忆说。

    1969年,存到了5000元的曹仁超用这笔钱做本,开始炒股票。

    刚入市场的他,初生牛犊不怕虎,光脚不怕穿鞋的,不但专炒高风险,高回报的股票,还利用当时买卖股票可以在两周后交割钱款的条件“赊购”大量股票,最高时曾经手里拿着一百万市值的股票但兜里只有一万元的现金。

    他的运气也特别好,赶上好行情,不但基本上没有大亏过,而且曾经一天赚到3万元,差不多两年就赚到将近50倍。到1971年年中,他的5000元已变成20多万元。而当时,普通香港人的月薪不过三、四百元。

    让他成熟的两次惨败

    曹仁超喜欢讲:天要其亡,先令其狂。这是他从自己的经历中总结出的血的教训。

    快速赚钱,让曹仁超觉得自己就是股神,忘记了股市有涨也会跌的。1971年下半年,他开始学人融资炒股。结果,中国加入联合国被市场解读为利空,恒生指数3个月跌了30%多,大量融资的曹仁超被打回原形,20多万只剩下了7000元。

    这次惨败,让曹仁超体会到了控制风险的重要性。之后,他收兵休战,并反复思考学习,看了很多关于股市尤其是技术方面的书,提升自己的作战能力。

    调整好状态后,曹仁超重新再来,不久就王者归来,到1973年已将市值做到了50万左右。当时,恒生指数也相当疯狂,3个月涨了超过40%,有了教训的曹仁超变得理性,将股票卖掉换成现金,然后和太太到东南亚度了蜜月。

    之后,恒生指数果然如他所料,从1973年3月的高点1774点一路往下跌。到1974年7月已跌到478点。躲过股灾的曹仁超又开始找回投资天才的感觉,认为478点应该是底了,投下50万买入了后来被李嘉诚收购的和记企业。

    结果,市场再次给他狠狠一耳光。在他入市之后,恒生指数依然跌跌不休,到1974年12月最低跌到150点时,他的50万已只剩下10万。

    也就在那期间,因为经济大势不好,曹仁超还被公司解聘。股票亏出血,还丢了工作,而现在已是拖家带口的主人,这让乐观的曹仁超也无法接受。他还记得,跌到让他无法承受的那个晚上,他一整晚没有回家。

    曹仁超在晕晕乎乎中来到天星码头,呆呆地坐在那里,看着城市灯火与船来船往,苦苦思索接下来要如何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又如何才能重新回到昨日的辉煌。想到从10万回到50万,是要涨5倍,这是多么的遥遥无期,内心就更是绝望。

    不知觉中竟已是黎明破晓,曹仁超这才突然想起自己居然整个晚上没回家。等他头脑空白地匆忙回家,打开房门时,他看见母亲和妻子已是泪眼朦朦。她们都知道曹仁超股票大亏,正在担心,他会不会一时想不开,寻短见去了。

    40年4万倍 长持地产是关键

    两次惨败,让曹仁超成为真正成熟的投资者。后来,他多次对外表示,自己最感谢的就是两次股灾,尤其是第二次惨败的经历与和记企业那只股票。

    因为这让他在30岁之前就尝够了投资不理性的苦痛,不但知道了股市专治聪明人,投资需要永远谨慎与反省,更从此悟出一个必须止损的道理,并一生受用。

    也因此,曹仁超总告诉那些很早遭遇失败的年轻人,说这是好事。人生总要“衰”一次,愈年轻遭灾愈好。年轻输得惨,买到教训,还有时间把失去地找回来。

    第二次惨败后,曹仁超告诉自己,有生之年,绝不容许因为股灾大幅亏损的事件再次发生,并始终牢记,一定要止损,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原则。

    事实证明,他此后真的做到了这一点,直到生命终止。华商韬略|华商名人堂查阅所有公开资料发现,此后的30年,每次股灾来临,曹仁超都是“冬江水寒也鸭先知”,并成功地逃过大灾大祸。

    长期持有地产股,是曹仁超将5000元变成2个多亿,40年获得4万倍的里程碑事件。

    1980年代,香港地产起飞时,曹仁超看准这个趋势,不但在报纸上写文章呼吁股民买入房地产,更把自己的大部分资产配置到优质地产股然后长期持有。

    到1997年卖出最后一手地产股时,曹仁超当初投资的60万已经变成两千多万,获得超过30倍的回报,超过恒生指数超过23倍。除了炒股,他也在此期间买下多处物业,并在高点时一并抛掉,同样是大赚。

    从香港楼市股市套现后,曹仁超将一半资本转移到英国,继续用按揭的方式买入物业,之后又在高点陆续卖出,算上汇率、杠杠也是10年获得超过5倍回报。

    2003年,曹仁超认为中国经济进入了快车道,又买入大量国企红筹股并在2008年之前的高点卖出,同样获利颇丰。

    曹仁超非常喜欢炒股,他享受炒股带来的刺激与兴奋。在他多年的炒股经验中,曹仁超认为最重要是学会止损,许多股民由于不懂得这点,以致于让自己没有翻身之地。曹仁超认为,股票下跌超过20%,就要及时止损,在股市上要瞬速出击,短时间内赚钱大利润,该抛的时候不要犹豫。

    关于曹仁超,网上还传有这样的一个事件,曹仁超在2016年过世,是因为泄露天机过多。不可否认曹仁超的确是一个投资高手,不过这样的说法也太夸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