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正文
热搜:
  • 此专题下没有文章
  • 中方代表团下周访美 美国急匆匆再磋商背后有何目的

    就在上周美国代表团在中国就经贸问题磋商,但是由于双方只达成部分共识,还有大部分因某种原因未能达成,现在美国主动释放继续磋商信号,中方代表团将下周访美,此次访美是否能达成更多的共识吗?

    中方代表团下周访美引关注
    中方代表团下周访美引关注

    中方代表团下周访美,刘鹤带领中国团队到美国磋商,希望两国之间能够达成互赢。中方代表团下周访美引关注,这次美国急匆匆再次磋商背后究竟有何目的,难道是肯让步了?

    美国当地时间5月7日,白宫发言人桑德斯(SarahSanders)表示,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将于下周访美,与美国经贸官员继续就经贸问题进行磋商。

    桑德斯还表示,双方会致力于达成对各方都有利的结果。桑德斯没有进一步透露有关此次会谈安排的细节。

    这是中美上周北京会谈之后的最新进展。美方代表团此次返回美国向总统特朗普汇报后,特朗普罕见地没有在推特上发言,白宫也未对汇报内容发布任何声明,而是直接宣布双方将异地再谈,令人关注。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8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回答有关中美经贸问题时称,我们注意到美国白宫发言人的表态。我们认为,这表达了美方希望就经贸问题与中方达成共识的愿望。这是一个积极信号。

    至于中方对中美经贸磋商的期待,耿爽表示,上周中美双方在北京举行了经贸磋商,有关情况中方已经发了消息,“我只想再强调一点,通过平等磋商化解分歧、处理摩擦,保持中美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符合双方利益,也符合世界利益。”

    美方主动释放继续磋商信号

    分析人士认为,在某种意义上,美方主动释放继续磋商的信号,正是北京会谈的成果之一。此前关于北京会谈“不欢而散”的报道和分析并不准确,存在误读。而美方从漫天要价回到现实谈判空间,将成为下一步磋商走向的关键。

    5月3~4日,刘鹤与美国总统特使、财政部长姆努钦率领的美方代表团就共同关心的中美经贸问题进行了坦诚、高效、富有建设性的讨论。

    双方均认为发展健康稳定的中美经贸关系对两国十分重要,应致力于通过对话磋商解决有关经贸问题。

    双方就扩大美对华出口、双边服务贸易、双向投资、保护知识产权、解决关税和非关税措施等问题充分交换了意见,在有些领域达成了一些共识。

    双方认识到,在一些问题上还存在较大分歧,需要继续加紧工作,取得更多进展。双方同意继续就有关问题保持密切沟通,并建立相应工作机制。

    贸易逆差根源在于美国

    在上周的谈判中,中美双方均给对方提出了一份要价清单。在美国的清单中,中方在两年内大幅削减2000亿美元的对美贸易顺差是核心诉求之一。

    中方代表团下周访美结果如何
    中方代表团下周访美结果如何

    首先,长期以来,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美国将众多低端制造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而把研发中心和高端制造业、高端服务业留在本国。这种经济结构使美国稳居全球价值链高端,成为全球利润分配中的最大获利者,同时也必然会催生美国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物美价廉商品的旺盛需求,很多贸易逆差由此产生。

    异地再谈有助于寻找共识

    在上周末的谈判中,美方还对中方提出了降低进口关税、减少对高科技行业的补贴的诉求,且要求中方撤回在世贸组织(WTO)方面的申诉,并要求中方不采取针对美国农民和农产品的措施。

    美方的上述诉求被广泛认为是过于异想天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前中国区负责人、现任康奈尔大学经济学教授普拉萨德(EswarPrasad)指出,美方这种强硬的做法使得在设想如何能达成谈判解决方面更难了一点。

    普拉萨德表示,中方愿意进行谈判,扩大开放市场并更好地保护知识产权,“但是中方显然没有心情在关税和其他贸易制裁的威胁之下,去迎合美方希望中方‘投降’的这种期望。”

    牛津经济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首席亚洲经济学家库吉斯(Louis Kuijs)则指出,此次贸易争端的根本问题在于美国希望阻止中国在价值链上自我提升并向发达经济体转型,但“中国不可能改变自身战略”。

    据了解,在上周的闭门会晤中,中方也向美方提出了框架清单,包括美国停止根据1973年《贸易法》的301条款进行的知识产权侵犯调查;取消对出口中国的高科技产品的限制;在对中国企业做安全评估时,美国必须给予中国和其他投资国相同的待遇,并停止实施新的投资限制;允许中国公司参与美国的电子支付和保险市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