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部署金融业开放举措 抓住时机拥抱全球
我国金融业已经发展到了更高层次的市场准入、更深程度的对外开放阶段。十九大报告提到的“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言犹在耳,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部署了金融业开放举措:有序开放银行卡清算等市场,放开外资保险经纪公司经营范围限制,放宽或取消银行、证券、基金管理、期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外资股比限制,统一中外资银行市场准入标准。
过往经验表明,得益于改革开放,我国金融业做大做强,在全球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展望未来,开放迎来了成熟时机,力度将进一步加大,我国金融业整体竞争能力、规范程度和国际化水平有望更上一层楼。
力度加大挑战中提升竞争力
去年11月,中美元首北京会晤取得丰硕的经济成果。按照计划,3年后,外资直接或间接投资证券、基金管理、期货公司的投资比例将不再受限制;5年后,外资投资设立经营人身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投资比例也不再受限制。银行业则将实施内涵丰富、公平竞争的内外一致银行业股权投资比例规则。
这意味着,几乎整个中国金融行业将“敞开胸襟”,对境外投资人开放。对外开放的范围不局限于此。全国人大记者会上,央行行长周小川指出,除了允许境外机构在中国开展金融业务以外,对外开放还有更广义的内容,包括中国的金融机构走向全球。
全国政协委员、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对上证报记者表示,金融业对外开放是全方位的:一是金融机构业务的开放,包括提升外资持股比例和扩大参与业务;二是资金流进流出的开放,包括通过上海自贸区、自由港建设进一步扩大资本项目下可兑换,方便资金进出;三是投资领域的开放,在“深港通”“沪港通”和“债券通”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对外投资开放的步伐。
曾几何时,外资银行进入我国被形容为“狼来了”,但是10余年的实践证明,我国银行业不仅没有被打趴下,反而在竞争中愈战愈勇。“对外开放是实体、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参与者在开放的环境中逐渐成长,体会自己的角色、发挥作用和体会国际竞争的过程。”周小川总结道。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进一步开放将带来更多先进的经营理念、管理方式和多元化投资者。假以时日,中国金融业竞争性将进一步提高,以竞争促进行业优化、繁荣和稳健,更好地契合企业“走出去”步伐,更大程度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竞争。
中国金融开放的脚步不会停顿。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金融办副主任解冬告诉上证报记者,下一步将利用上海自贸区改革创新优势,扩大金融市场开放,提升国际化水平;支持在沪外资金融机构增资扩股、发展壮大;主动营销,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落户上海,尤其是争取国际知名券商更多选择在上海设立合资公司,继续保持上海外资金融机构集聚高地的优势。
时机成熟开放势头将持续
开弓没有回头箭。金融对外开放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必须找准时机。回顾历史,周小川介绍,市场准入方面的对外开放已经准备多年。上世纪90年代后期准备加入WTO的时候,我国就开始酝酿在市场准入方面扩大对外开放,但是当时有亚洲金融风暴。随后中国加入WTO,在市场准入方面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对外开放。在加入WTO若干年后,我国也在准备进一步扩大开放,“但是不巧后来又遇到了全球金融危机”。
“在政策上来讲,我们多数该研究的政策都已经研究过了,逐步寻找时机稳步向前推进。”周小川指出。当下,金融开放的时机已经成熟。杨成长认为,目前人民币预期已经比较稳定,贸易顺差不断加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具备了完善的条件。而证券业加强对外开放,也是在保持资本市场稳定,特别是跨境资金流动有序的前提下推进的。
周小川也认为,现在我们进入新的阶段后,确实在市场准入方面对外开放可以胆子大一些,开放的程度更高一些。政府工作报告部署的金融开放力度虽大,但是放在历史的大背景下对比观察,仍延续着渐进式改革的思路,稳步推进,绝不会因开放力度过大造成国家调控能力下降或全面失控,也不会因开放步伐太快给金融系统乃至经济社会带来较大负面冲击。
况且,开放并不等于放松监管。央行副行长易纲表示,放宽或取消外资股比限制,实际上是减少了对外资机构的歧视性待遇,体现了内外资一视同仁,并不意味着放松监管。易纲说,外资金融机构要准入或者开展业务,依然要按照相关的法规接受审慎监管。通过加强金融监管、完善配套监管机制,我国监管部门仍然可以有效地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