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正文
热搜:
  • 此专题下没有文章
  • 无人货架的乱象 是难以对抗的人性贪婪

    无人货架在去年年中成为资本追逐的热点,大量资金涌入,于是货架处于风口,极度扩张,但是由于门槛低,差异化不大,所以也陷入了圈地跑马的烧钱大战,只是或许与直播一样,大战过后又是一地鸡毛。

    无人货架
    无人货架投资多钱

    比如猩便利。最近,猩便利疑是资金链断裂,纷纷从三四线城市撤出。之前的销售也被集体放假,而无人货架也已经停止上新品。

    对于“资金链断裂,三四线城市将撤站”的消息,猩便利则给予否认。但是,位于上海天玥桥路店的刚开业3个月的猩便利店,已经关门大吉。

    也有供应商站出来说,猩便利拖欠了货款,还有一些知情人士也纷纷爆料,别墅各个城市库房断货情况严重,也许只能勉强支撑到2018年1月底。两个月前还在大量招聘的员工,目前刚入职就已经大规模辞职。

    猩便利,却屡屡不敢承认,模棱两可的表示,门店关闭,是因为要迭代迁址,陆续还将有10家新门店要落地上海。而且表示,上一轮3.8亿的融资还没有用完,主要用于人才引进、鲜食研发、打造生鲜供应链及拓展智能便利店。

    这一切,只能让人分外感叹。一家2017年6月才成立的公司,居然能融这么多的钱,而且成立以来负面消息未曾断过。

    之前猩便利突然声名鹊起是因为,2017年12月21日,该公司突然对外宣布,其办公室无人值守便利架上12小时产生的订单数突破100万大关。这在当时而言,是及时便利行业中的第一家日订单破万的企业。

    但是细细数来,该公司极有可能是通过刷单来作假数据找融资。因为当时的猩便利无人货架不及10万台,而覆盖的公司也大概只有30-50人的规模,要达到100万的订单,不刷单正常日销是做不到的。

    但是对猩便利致命的打击在哪里?就是成本与收入的严重不对等,无人货柜每次补货的成本在400元左右,但是单柜的日收入达不到100元,还有公司的运营成本,渠道成本等,其实亏损是严重的,还没有论上损耗与丢失的折损。

    所以,目前能支撑,也是靠融资在烧钱,而资金管理是一块很大的学问,刚成立半年,技术门槛又不高的公司,为了抢占市场一味烧钱导致出现资金紧张是其很大的问题所在。

    无人货架的出现,确实让零售巨头们猝不及防,他们压根就没有想到还存在这样一个可以开进办公室的货架,于是零售大佬纷纷挤进这个市场。

    截至目前,阿里、腾讯系每日优鲜便利购、猎豹、京东到家、顺丰、苏宁等巨头玩家均已入局无人货架。

    无人货架究竟有多疯狂?根据媒体梳理不完全统计,目前无人货架项目被披露获得融资的近30家,累计投资金额近30亿人民币。

    但是,无人货架,往往难以对抗的,就是人性的贪婪,以及竞争的乱象。

    作为一款新事物,它的优势,就是比楼下的便利店还方便点,比O2O更快捷点,但是全称无人值守,无人监督,手机扫码付费,是需要建立在非常自觉的基础之上。

    据了解,办公室无人货架入驻办公室的模式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承担电费和租金,但是售出货品的利润归自己。另一种是免去租金,让货架免费放在办公区,但和入驻公司之间按一定比例进行利润分成,并且按销售量每月结清。

    不过为了竞争,品牌之间抢占渠道场景是非常激烈的,有的一个小小的办公室入驻了三个品牌的无人货架,而公司配货员会把其他货架上的产品全部扔掉,然后全部上架自己的产品。

    而且,与大量共享经济项目一样,无人货架也将面对消费者素质与信任的严峻考验。有不少品牌,后台显示货架上还有不少商品,但是补货员去到却发现,货架是空的,产品都被人拿走而没有扫码支付。

    另外,货物的损坏率极高。有些是消费者损坏,有些是上货员故意损坏。据报道,无人货架项目“用点心吧”在铺设完成64个无人货架后,核对前端和后台数据时发现,货损率超过20%,货损最严重的甚至到达39%,有时后台显示货架上还有不少商品,补货人员去了却发现货架已经空空如也。

    正如今天的共享单车一样,即便每天有千万辆ofo、摩拜在满街跑,投资人依旧在为流量变现而头疼。

    互联网创业往往不能以传统商业的思维模式来实现变现,能否在这个不到一平米的小货架上玩出花样,这需要创业者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