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正文
热搜:
  • 此专题下没有文章
  • 周期股上涨是“盛宴”还是“剩宴” 行情还在半山腰

    不到两个月时间,多只资源类周期股股价已成功实现翻番。然而,周期股的“暴涨”模式似乎还没有停下来的迹象……

    周期股上涨是“盛宴”还是“剩宴”
    周期股上涨是“盛宴”还是“剩宴”

    值得注意的是,火爆行情的背后,屡屡出现机构间的对峙。从多只周期股近期的龙虎榜数据来看,无论是买方还是卖方,均频现机构席位。

    以马钢股份为例,8月3日,该股强势涨停。从龙虎榜数据来看,当日买卖交易额前5名中,买方有4个机构席位,而卖方最前面两位也均是机构席位。

    从记者对多位资深基金经理的采访来看,机构间的分歧可谓巨大,观点也十分鲜明。

    看空的基金经理明确认为,周期股大概率逼近景气的最高点,甚至有基金经理直言9月份就会见顶。而看多的基金经理则认为这是一轮新周期的开始,其上涨空间依旧值得期待。

    那么,大幅上涨的周期股到底是“盛宴”还是“剩宴”?此轮周期股的行情最终会走向何方,是“独霸江湖”还是“一地鸡毛”?在此轮周期股行情中,专业的机构投资者有着怎样的思考和操作?记者通过多方采访,试图还原在此轮周期股暴涨行情中的机构“众生相”。

    冷眼旁观者:很暴利但不敢碰

    站在当下这个时点,在记者的采访中,对于周期股谨慎的基金经理占据了绝大多数。他们理解这波周期股的上涨逻辑,也看到了周期企业赚取的暴利,但就是“不敢碰”。

    用一位券商分析师的话来说,“没有新周期,只有老故事”,更加需要强调的是“涨上来的风险”。

    在沪上一位基金经理眼中,如今的钢铁厂,开启了生产线就如开启了印钞机,其利润具有巨大的弹性。但显而易见的是,现在也到了景气的高点。

    “一个人不能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上述基金经理坦言,“去年在景气的拐点买入了周期股,贡献了较大的收益,但现在开始规避周期股,不敢再碰。”

    深圳一位管理100多亿元的绩优基金经理更是作出了明确的判断,周期股的行情大概率接近尾声。他所担心的是需求的持续性。

    诺德基金的杨霞辉,是一位擅长研究周期股的基金经理。在其看来,三因素“共振”引发了这波周期股行情,主要包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需求及外围经济。

    具体而言,杨霞辉认为,供给侧改革政策包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环保督查两个方面,需求复苏则比想象的时间要长,而外围经济数据也不错,而且美元一路走软,给大宗商品价格贡献了向上的弹性。

    事实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环保督查压力是这波周期商品行情超预期的重要原因。“虽然说了两年了,但市场一开始是不相信的。目前来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很大,效果也很明显,尤其是煤炭行业。”杨霞辉认为,行政去产能只是短期政策或者辅助政策,环保督查才是常态化手段,通过环保督查促使经济实现绿色发展是政府的最终目标。她表示:“需求是定海神针,需求如能稳住,价格就不会出现趋势性掉头的风险,但这也是市场分歧比较大的地方。”

    值得注意的是,正是源于对需求的担忧,部分基金经理开始规避周期股。信诚基金的一位基金经理认为,下半年对于基本金属的需求继续走强的概率并不高。一方面经济转好以后,基建的支持力度会减弱,叠加经济去杠杆的政策,财政在基建支出上会减少,从而减少对基本金属的需求。另一方面,房地产投资的持续增长也有待观察。土地购置已在高位,开发商购置土地后,由于占用大量现金,继续开工的能力变弱,对销售的依赖度提高,一旦销售变差,会拖累房地产投资。供给因素能发挥作用一定是在需求稳定的前提下,而目前市场低估了需求对周期股的影响。

    前海开源的基金经理谢屹认为,目前周期股仍在上升通道,但他也明确提出,9月份需要警惕行业拐点的出现。在其看来,要密切关注9月、10月的经济数据。

    “中上游价格上涨是以损害下游利润为代价的。”沪上一位基金经理担心,中上游价格上涨最后甚至会影响到出口竞争力上。

    一位私募基金投资总监对近期疯狂的周期股行情很谨慎,表示不会去追周期股。在其看来,目前盈利惊人的煤炭、钢铁、有色金属板块,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前属于“困难户”,但现在利润惊人,这样的盈利状态不会持久。

    坚定看多者:行情还在半山腰

    多数基金经理错过了这波周期股行情,在目前的时点也不会再去“追”。而早就“上车”的部分基金经理,则坚定看多这波周期股行情,并认为目前这轮行情仅在“半山腰”。那么,这轮周期股崛起是否真的不一样,他们看到了哪些不一样的逻辑?

    沪上一位擅长周期股投资的私募基金经理认为,周期股后市行情可期,主要逻辑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全球经济复苏逐步得到确认,而不仅仅是国内经济在好转,经济向好对资源品的拉动作用将会持续。作为市场行为,如果涨价被客户接受,就表明涨价存在合理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因素推高涨价只是诱发因素而已。其次,从货币供应情况看,M2依然在增长,资源品涨价有货币支撑。最后,企业库存依然处于历史低位,随着价格的上涨,厂家有一定的补库存预期。如果厂家对涨价预期强烈,新一轮补库存开启之后还会进一步推高价格。

    光大保德信的基金经理何奇认为,周期股行情行至下半年难以掉头,接下去要挑选周期行业中的好公司,赚估值修复的钱。

    在何奇看来,周期品近期的持续走强是供给端和需求端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去产能继续推进,供给端持续收缩。由于供给侧改革去产能以及环保标准严格执行,小厂商难以进入供给体系,供给就不会随价格上涨而扩大。另一方面,季节性因素加上二季度经济数据中传统动能的“小超预期”,周期品需求仍然相对较强。在何奇看来,三、四季度宏观经济相对平稳,对整个周期品投资保持乐观态度。

    “现在周期股的行情肯定没有到山顶,它可能是介于半山腰或者半山腰和山顶之间的一个位置。”信诚盛世蓝筹基金经理吴昊认为,从基本面的角度去考虑,因为供给侧的改革、环保监管的加强、整个经济的去杠杆,再加上清理僵尸企业,这一系列的措施使得行业在供给端很难有一个快速的扩张。

    “供需两端短期内很难发生方向性的逆转,至少基本面短期很难对周期股产生负面影响,反而会形成一个支撑。”吴昊认为,在这个环境下,周期股往往都是有业绩的,而今年这个市场又比较看重业绩。在其看来,短期影响周期股股价的因素可能更多地来自于市场情绪的波动,其分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周期行业的景气程度还有没有进一步改善的空间,另一个就是周期股景气的持续性能够有多久,而这个就需要观察政策面的变化。

    过去市场炒周期的逻辑是,在盈利的低点买,在盈利的高点卖。在沪上一家中型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看来,以前中国经济存在无序化竞争是一大影响因素。如果未来中国主导话语权,基础化工品能够实现中国定价,那么,对于周期的研究框架或许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如果是从10年的大周期研判,那么现在很可能是一个新起点。

    趋势交易者:赚点儿就跑

    很多基金经理坦言,很难在周期股上赚大钱,多数是今天买明天卖,有点“风吹草动”就“跑”。

    业内一位基金经理坦言,如果你问我今天怎么样,那我一定是看涨的。但如果你问我一个月后会怎么样,我只能说看不清楚。所以,这波周期股的行情,在我眼中仅仅是交易性的机会。

    在一位中型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看来,周期股里的基本金属仅仅是交易性机会,他会选择少部分仓位进行参与。

    对于周期股的选择,沪上一位擅长研究周期股的基金经理表示,目前更为看好的是钢铁和电解铝。不过,她也坦言,在配置上会选择适度配点周期股。由于已经上涨较多,仓位不会很重,应该会加大对金融板块的配置。

    值得注意的是,周期股有一个特色,就是它绝大部分涨幅是在泡沫中产生的。因为在周期股的波动中,随着基本面、情绪面还有价值上涨趋势的一个共振,股价涨幅往往会超过定价,这部分投资有很多“艺术性”的成分在里面。

    在信诚盛世蓝筹基金经理吴昊看来,对于大多数股票来说,一个通常的见顶现象就是公司股价对于利好开始不敏感,对于利空的反应则比较强烈。就周期股而言,如果其商品价格持续上涨,但股价没有任何变化的时候,那么这就是一个比较明确的见顶信号。

    此外,周期股行情的核心是其供需缺口的方向和价格的弹性,因此,投资者更多的需要去关注周期商品价格下行的可能性、会有哪些负面的边际因素影响等。上述基金经理认为,比如行业里的一些产能投放有没有超出预期,比如房地产调控对于整个经济的需求增长会不会有变化,比如货币政策有没有可能导致利率水平变化,甚至包括美元指数最近跌了很多,但也到了一个支撑位,会不会有一个反弹,这对于商品价格可能也会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