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正文
热搜:舞蹈动作瘫痪社会保障卡肖建华有多少资产

内地资金搅动港股市场 话语权之争才刚开始

近期,内地资金掀起了新一轮的南下投资热潮。接受中国证券网采访的多位香港市场人士预测,未来3年至5年,内地投资者交易占比将超过50%,外资全面掌握港股话语权的局面将被打破。

内地资金搅动港股市场
内地资金搅动港股市场

而随着上市公司结构和投资者结构相匹配,在香港上市的内地优质企业的估值将迎来重估。近期,内地资金掀起了新一轮的南下投资热潮,沪港通下的港股通已经连续13个交易日实现单日净买入,累计净流入资金236亿港元,部分交易日的单日净流入超过30亿港元,其中2016年12月30日的净流入额超过了60亿港元,仅次于2016年9月9日创出的年度最高纪录64亿港元。

内地资金搅动港股市场

与以往几次内地资金南下热潮不同的是,本次港股通资金买入对象较为集中,经常出现近一半的买盘集中在一个股票上的情况,这使得部分港股蓝筹股单日的成交额中来自港股通的成交额占比甚至超过50%,其股价走势也被港股通资金所主导。

以建行H股为例,在2016年最后四个交易日里,该股获沪港通下的港股通分别斥资19亿港元、32亿港元、19亿港元、50亿港元买入,分别占当日沪港通下的港股通总买盘的43%、52%、42%及68%。由于“火力”集中,虽然有外资机构紧急组织反击,建行H股股价仍在短短数个交易日内被拉高近一成,与A股的差价收窄至5%以内。

近期股价走势脱离了外资机构掌控的个股并不少,如中信银行H股、中国银行H股、工商银行H股、丰盛控股等,受内地资金南下扫货影响,这些股票在过去几个交易日里普遍都有不错表现。

“沪港通资金对一些个股(多为中资股)的估值,已经在起主导作用。”南华金融首席策略师岑智勇认为,“由于内地投资者在调研时有优势,对中资股更了解,在一些中资股以及一些外资没有覆盖的股份上,未来内地资金都有机会掌握话语权。”

尽管港股市场目前依然是以外资机构投资者为主的市场,但拥有超过22年基金管理经验的香港南方东英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王志华,已经敏锐意识到,内地资金未来在港股市场中将会发挥越来越多的主导地位,特别是在一些海外投资者关注度不高的中小盘的成长股中,这个趋势将更明显。

话语权之争才刚开始

王志华表示,“沪港通开通后,内地投资者占比是在加速上升的,尤其是在2015年和2016年。我们预计未来内地投资者在港股市场的占比每年至少提升十个百分点。随着内地投资者对于港股市场逐步熟悉,未来3年港股市场的投资者中,内地投资者占比有望从目前的不到20%上升至50%至60%。”

根据港交所的数据,2008年内地投资者在港股市场的交易占比是3%,2009年至2012年这个比例都是4%,2013年和2014年是5%,2015年内地投资者占比是9%,市场人士预计,2016年将上升至20%左右。

“虽然目前尚未出现内地资金和外资全面争夺整体话语权的情况,只是在个别内地和海外投资者观点不一的股票上,部分话语权已暂时落在内地港股通投资者手中,”香港资深金融及投资银行家温天纳也指出,“在未来3年,估计港股市场内地投资者的交易占比将逐步增至五成或以上,香港市场的估值将会提升,未来港股与沪深两地市场估值接轨的力度将日益加大。”

王志华指出,在沪港通开通前,很多港股上市的内地公司估值水平有一个天花板,就是10倍至15倍的市盈率水平,很难突破15倍市盈率这个上限。但是情况在2014年以后发生了变化,部分上市公司的估值水平已经在向A股市场靠拢,这背后就是内地投资者通过沪港通推动的结果。

“目前,港股所有上市公司中,内地上市公司占全部香港上市公司数量已经超过50%,市值占比则接近70%。但是从投资者结构看,海外机构投资者占了主要部分,来自内地投资者贡献的交易额只占到了港股交易额的不到20%。上市公司结构和投资者结构不匹配,造成了港股市场来自内地的上市公司被严重低估。”王志华说。

王志华称,沪港通开通后的两年时间里,港股通一共有5个时间段里出现过连续20个交易日以上单日净买入的情况,目前可能正在经历“第六个”。目前内地的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和保险资金都在加大港股投研的力度和相关产品的设计、报批。目前内地发行的沪深港公募基金产品的总规模已超过400亿人民币,相信此类产品规模的增长速度未来还会进一步加快。

事实上,接受中国证券网采访的多位香港市场人士都预感,伴随着内地资金南下争夺建行H股等大蓝筹股的定价权,未来3年至5年,港股上市的内地优质企业的估值水平将从目前严重低估恢复至合理水平。

而瑞银证券H股策略分析师陆文杰则指出,现在外资机构在分析个股和港股市场走势时,已不得不把中国内地投资者的因素考虑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