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旅游盈利引擎遇“瓶颈”从一枝独秀到三分天下
依靠“印象”品牌背书的“印象丽江”似乎失去了一枝独秀的江湖地位,一度被视为丽江旅游盈利引擎的演艺业务遭遇大幅下滑。
丽江旅游7月30日发布半年度业绩快报,营业总收入达3.6亿元,净利润为1.16亿,同比均有所上涨,但三大核心业务板块之一的印象文艺演出净利润仅3743.76万元,同比减少1610.99万元,下降30.09%。
丽江旅游于2011年收购了丽江玉龙雪山印象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印象旅游)51%的股份,将业务范围扩展到文艺演出领域。然而,受丽江演艺市场格局变化的影响,经过几年的快速增长,印象文艺演出陷入“瓶颈”。
“特别是2014年以后,宋城演艺、云南文化的进入,竞争日益激烈。”昨日,丽江旅游一位内部人士向记者表示,这主要是因为受市场竞争加剧以及旅行社减少游览项目等因素影响,但公司仍看好它的竞争力。
曾被寄望大幅提高盈利
丽江旅游日前披露的半年度业绩快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印象丽江共计演出371场,同比减少71场,净利润同比下降30.09%,原因是“演艺市场竞争加剧,且旅行社之间业务竞争激烈。”
事实上,这种影响已持续了一段时间。在2015年半年报中,印象丽江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下降了10.61%、15.01%,但丽江旅游对演艺业务仍持乐观态度,认为“印象旅游的经营情况将保持稳定。”在此之前,演艺版块一直保持增长势头,其毛利率也一直稳定在70%以上。
2010年8月,丽江旅游停牌进行重大资产重组,而后,公司以2.1亿元的价格收购印象旅游51%的股份。交易公告显示,印象旅游注入后,改变了丽江旅游相对单一的业务结构,“有助于大幅提高资产盈利能力”。
上述丽江旅游内部人士认为,“前几年,印象丽江实现了快速增长,对公司的业绩确实产生了积极正面的影响,现在进入成熟稳定期,增长幅度也就不会太大了。”
不过,尽管面临竞争压力,该人士向记者表示,公司仍看好《印象丽江》的竞争力,一方面将和导演方协商改进、提升产品的质量,同时,也将考虑以“打组合”的方式,让看《印象丽江》的游客可以优先购买玉龙雪山索道的票,“但这种组合方式现在还只是一个思路,还在思考。”
从一枝独秀到三分天下
《印象丽江》从2006年公演至今,已走过10年光阴,此次业绩大幅下滑的背后,或许可以反映出丽江演艺市场格局的变化。
作为文化与旅游的有机融合,旅游演艺一直被寄予厚望。公开报道显示,目前全国各地投资200万元以上的旅游演艺项目300个以上。但经过持续高歌猛进后,去年道略演艺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商业演出票房报告》显示,“2013年旅游演出观众数量首次下滑16.5%。”
在刘思敏看来,“‘印象丽江’最初依靠印象品牌的背书,确实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现在情况已经不一样了,它不再一枝独秀,现在更像是三分天下。”
他向记者表示,尽管旅游演艺市场在蓬勃发展,但新鲜感在下降,不同地区间的节目大同小异,同时,随着宋城演艺等其他拥有丰富市场运作经验公司的进入,竞价加剧是无法回避的事实。
2014年3月,宋城演艺的“千古情”项目挤入丽江。去年,丽江宋城旅游区取得了爆发式增长,观演人数同比增长181.82%,成为增长最快的项目。
今年,杨丽萍控股的云南文化也带着《云南的响声》入驻丽江定点演出,云南文化认为,此举“将极大提高2016年的营业收入。”
一位接近宋城演艺高层的人士认为,演艺市场的竞争并不是只能此消彼长,“比如说,‘千古情’在室内,属于细腻路线,‘印象丽江’在室外,呈现壮阔的雪域风景,大家的特色其实是不一样的,最重要的还是对各自特色的把握和强化。”
刘思敏还指出,演艺产品的多元化也让旅行社的选择更多样,“旅行社希望增加自费项目、购物项目,演出门票就是重要的一块自费收入来源。”他表示,在产业持续扩张的情况下,产品之间更要想办法避免同质化,避免套路和“换汤不换药”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