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正文
热搜:
  • 此专题下没有文章
  • 货币政策宽松易致贬值压力 应有国际视野

    央行近日发布2015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称,2016年央行将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松紧适度,适时预调微调,做好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适应的总需求管理。综合运用数量、价格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优化政策组合,加强和改善宏观审慎管理,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从量价两方面为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货币政策宽松易致贬值
    货币政策宽松易致贬值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再次强调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对汇率所形成的压力。报告称,在开放宏观格局下,货币政策面临着汇率“硬约束”以及资产价格国际间“强对比”的约束。本国货币政策过于宽松容易导致本币贬值压力。如果国内物价和房价过高,投资就可能转到国外资产价格更低的地方。这些都会表现为资本外流以及外汇储备的下降。从央行资产负债表上看,以准备金工具为例,若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负债方中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中的法定准备金会相应转化为超额准备金,从而增加银行体系的流动性,促进市场利率下行,加上降准信号意义较强,有可能强化对政策放松的预期,这些在一定情况下都可能导致本币贬值压力加大,资本流出增多,外汇储备下降。

    因此,报告认为,在开放宏观格局下,货币政策应有国际视野,要更加关注货币政策对资产配置、经济动态均衡的影响,要注意到这些影响最终都可能会表现在跨境资金的流动上。货币政策应保持中性适度,既要防止结构调整过程中出现总需求的惯性下滑,同时又不能过度放水、妨碍市场的有效出清,要综合运用好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为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央行的表态意味着2016年的货币政策环境面临拐点。华创证券首席债券分析师屈庆称,2016年汇率的约束、供给端改革放在首位的政策转变、金融杠杆太高的现实问题、房价上涨从一线向二线蔓延的趋势,都在约束货币政策继续放松的空间。目前来看,货币政策已经发生一些微调和转向,从过去的宽松转向中性适度。

    至于后期货币政策中性适度的具体表现,屈庆认为,主要体现为以下三方面:一是货币政策仍有放松空间,但更多体现为被动型“放水”,而非主动型放松;二是如果货币政策只是“补水”,则会导致利率底部难以进一步下降,特别是公开市场7天回购利率将缺乏下行空间,进而使得长期利率的风险明显加大;三是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上,降准会较以前更为谨慎,而公开市场操作等会更加频繁,这会对市场产生资金不稳定的预期,进而减少金融机构的杠杆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