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正文
热搜:
  • 此专题下没有文章
  • 康恩贝押宝中医自动诊断 构筑“医+药”生态闭环

    2015年12月28日,康恩贝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股权受让+增资的方式获得芜湖圣美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圣美孚)17.75%的股权。据了解,圣美孚专注于研发和生产中医诊断设备和人体健康检测系统,除了可应用在医院、养老机构、健康中心等机构外,还推出了相关手机APP借力移动医疗。

    康恩贝押宝中医自动诊断
    康恩贝押宝中医自动诊断

    不过,康恩贝对外披露,“相关手机移动端APP尚在内部测试阶段。截至目前,内测的舌、面、体质功能已完成,脉的功能正在完善中,预计2016年年中可以正式推出。”

    过去一年,记者发现,各种医疗服务APP在全面渗透广大消费者手机的同时,中医诊疗概念也迎来春天。不过,这一领域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公告显示,圣美孚2014年实现营收356.24万元,净利润仅1.48万元。去年1至6月实现营收322.45万元,净利润仅6.82万元。

    一位中医行业人士告诉记者,中医诊疗中,最无法替代的恰恰是“四诊法”。“四诊法具有直观性和朴素性的特点,在感官所及的范围内,直接获取信息,医生即刻进行分析综合,有些疑难杂症单靠机器把脉是检测不出的。机器可以起到辅助作用,但是无法代替中医,所以中医自动诊疗技术领域还存在很多限制性”。

    大宇咨询医药行业分析师于鹏告诉记者,作为目前国内制药领域以现代植物药为核心业务的知名药企,康恩贝与圣美孚合作,更多是为了深耕移动医疗市场。“近几年来,通过陆续收购多家医药企业,康恩贝基本完成了集团内部药业资产的整合。如今,跟随现今流行的医疗‘触网’趋势,康恩贝显然希望在一些领域有所布局”。

    构筑“医+药”生态闭环

    随着首部《中医药法(草案)》即将落地,中医医疗机构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这对包括康恩贝在内的不少上市公司而言,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据悉,在2015年11月中旬,康恩贝曾发布了定增预案,拟发行不超过1.68亿股,并将募集资金中的5亿元用以开展互联网中医药诊疗服务等投资运营平台,全面构筑“医+药”产业体系。

    对此,东吴证券研报显示,虽然中医药诊疗为低频次活动,但对于吸引流量并向线上导入流量具有积极意义。未来通过中医药服务网络将流量导入线上(珍诚医药),通过线上线下互动,公司有望打造互联网“医+药”的生态闭环。

    康恩贝表示,未来将以现代中药、植物药业务为核心,通过产业互联网+创新,向药业产业链上游(药材种植加工)和下游(医疗与健康服务)拓展延伸,构建全产业链的大健康业务生态体系的战略要求,将重点以中医药诊疗服务为主线,采取并购控股、新建等方式建设中医药诊疗服务网络。

    与此同时,康恩贝发布公告称,圣美孚的主打产品中医综合诊断系统在国内实现了中医望闻问切的标准检测与分析,为国内首创,并已销往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

    对于这次投资,康恩贝方面也指出,其中存在行业竞争风险。虽然芜湖圣美孚目前的整体技术水平处于所在业务领域领先地位,但如果研发及产品先进性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发展需要,或者市场推广进度不够顺利,存在逐步被竞争对手赶超的风险。

    仍无法替代传统中医

    其实,仔细研究不难看出,康恩贝此次合作者圣美孚的主打产品似乎在跟传统中医“叫板”。其研发的全自动中医脉象诊断系统,即通过模拟中医医师按压手法实时采集脉象信息,并根据设置的参数对各类脉象进行自动分析判断,最后以经典处方对症下药。

    事实上,中医自动诊断的概念其实数年前就有了,只不过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没有大面积普及。

    当年上海世博会期间,一台名为“中医四诊仪”的机器人曾轰动一时,它可以模仿中医“望、闻、问、切”的手法,为人提供中医体质分析和养生方案,引发游客疯狂追捧。

    2015年3月,复旦大学对外宣称,复旦大学团队与上海中医药大学合作开发了中医人工智能机器人。据悉,该机器人不仅将原本依赖于医生主观判断的中医把脉诊断技术精准化,还利用其深度学习能力来分析名中医积累的经验信息,使中医宝库在高科技时代得到更好的传承。

    据上海数学中心首席专家、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特聘教授冯建峰介绍,根据计划,2016年3至4月,“中医一号”将面世,届时中医的望、闻、问、切将更加精准。

    可以说,对于中医自动诊疗领域,业内似乎一直没有放弃研究,关于中医是否被替代,自动诊疗普及度究竟能否全面开花的争论,也从未停止过。

    “目前看来,自动诊疗是无法替代中医的。因为,它们的认可度不高。”文章开头的相关人士对记者直言,现在很多中医自动诊断设备实际上基于一定病例数据上做出的规律性检测,并不具有个体差异性。“而人的病情却是不规律的,存在各种体温、面色、感觉方面的差异。中医行业自动诊疗只能作为一种辅助仪器”。

    对于外界质疑,康恩贝也解释称,中医自动诊断提供类似中医望闻问切获得的具有一定规律性、标准化的诊断信息,有助于推动中医诊断客观化的发展,并实现网络化管理、远程诊断咨询等。“该类设备存在现有技术先进性的局限和适用中医诊疗中个体差异性的局限,不是为了取代传统中医的‘望闻问切’,而是作为‘望闻问切’采集手段的丰富和补充,是传统中医诊疗的传承和发扬”。

    康恩贝也承认,目前社会上对中医诊断还处于更接受“老中医”诊断的现状,接受机器诊断需要很长时间。中医诊断设备能否持续提升其产品准确性及建立有效推广通路还存在很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