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正文
热搜:
  • 此专题下没有文章
  • 36氪创新投资人退出机制 效果待估

    创业服务机构36氪引入更为固定的投资退出机制,尝试为灵活的互联网股权投资设定较为统一的退出期限。这是该机构试图将互联网股权投资产品标准化的努力之一,而这一尝试是否获得投资人及融资企业的青睐,还需经过市场检验。

    36氪投资人退出机制
    36氪投资人退出机制

    这家以媒体起家的创业服务机构,为在其股权投资平台上融资的部分企业划定跟投投资人的退出规则:在36氪平台上融资交割后的两年内,此次投资的跟投人,均有权在该企业随后两次的正式融资中选择退出——将此轮跟投股份出让给老股东、下一轮进入的投资者或创业者本身,实现变现。若两年内企业未有融资,则两年期限延长至三年。

    跟投投资人在获得更多退出机会的同时,其出让股份的比例也受到限制:投资人除了选择“不出让”或者“全部出让”其持有股份外,仅能选择出让其持有的一半股份,分别对应高风险偏好、低风险偏好及中度风险偏好的投资人。

    由于以非上市企业股份为交易对象的一级市场流动性,较公开交易的二级市场更弱,因此跟投投资者所持股份的转让价格,较新一轮融资的价格存在一定程度的折让——以此来促进老股交易。36氪股权众筹平台副总裁欧阳浩表示,“这种折扣可能是八折或者九折,但不会很低。”

    这一被36氪称为“下轮氪退”的机制为融资方和投资人提供了更多博弈的可能性:若企业发展迅速,其有更大的意愿从早期投资人手中赎回股份;若企业发展不佳,早期投资人则希望有机会将所持股份转让给接盘者。这是36氪联席首席执行官魏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做出的分析。

    传统私募股权投资期限相对较长,退出方式多采用被投企业首次公开募股、在财务门槛相对较低的新三板挂牌,以及并购等,适用于大额资金的长期投资,投资条款也相对灵活。而在互联网私募股权投资平台上,为追求投资效率的提升,产品需要采用更加标准化的形式供投资人选择。

    截止12月初,上线约半年的36氪股权众筹平台共上线融资项目41个,融资金额接近3亿元人民币,募集平均时长为8天;这是36氪在一份新闻稿中披露的数据。

    从创业媒体起家,这家创业服务机构形成了“融资、孵化器与媒体”三个业务板块。6月上线的股权投资平台试图为创业者和投资人牵线搭桥,而这又是基于其对创业项目的大量报道——创业企业寻求媒体报道,以期获得曝光量,36氪也能从中积累创业项目源。

    此前6月份,36氪宣布与电商巨头阿里巴巴的关联公司蚂蚁金服“达成全面战略合作”。10月,36氪宣布接受后者的“战略投资”,并称将“致力于成为最大的私募股权投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