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正文
热搜:
  • 此专题下没有文章
  • 燃油消耗国家标准再升级 1/4新车型或面临淘汰(2)

    油耗限值下的新能源“虚火”

    今年以来,几乎所有的车企都在上马新能源汽车。因为如果油耗不达标,企业的新车投放以及扩产计划都将受到影响。也正因为政策高压和政府扶持的双向驱动,中国的新能源市场火热异常。工信部数据显示,前11月,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27.92万辆,同比增长4倍。与此同时,来自全国乘联会的数据显示,前11月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量已达13.9万辆,同比增长2.4倍。照此发展,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新能源市场。

    不过,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做大的同时,是否真正做强了,从产业竞争的角度上,车企的新能源技术储备是否具备了“弯道超车”的实力,还有待观察。

    在此之前,江淮汽车集团前董事长左延安就尖锐指出,目前我们以电动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如果拿到国际市场上来衡量的话,好的并不多;与此同时,他认为他接触到的一些企业,在电动汽车这个领域里面,也缺少高端战略、整体战略,包括技术路线、产品发展以及产能建设等等,缺乏一个完整的成体系的设计和规划。

    从市场销售角度看,虽然目前市场上在售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多达几十款,但主要集中在A00级以及A0级市场,来自全国乘联会的数据显示,今年前9月,A00级以及A0级纯电动车销量分别达到3.08万辆和1.71万辆,同比增长73%和818%。

    相对应的,A级和B级车销量仅为5462辆和189辆。在技术含量较高的插电式混合动力领域,仅有比亚迪秦和上汽荣威e550等少数几款车型可供选择。在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看来:“目前更多新能源汽车依然在走过去自主品牌的老路,依靠性价比取胜。”

    虽然低价并不必然造成低质,但大多数纯电车型使用上的确存在很多问题。比如不少车企为了拿到政府补贴,在没有足够技术积累的情况下快速上马新能源汽车,直接用传统燃油车型进行“改造”,使得车辆存在安全隐患。

    以电池为例,由于绝大多数车型电池并未达到IP67标准,防尘防水能力弱,极易造成电池短路,影响使用安全。另外,由于缺乏有效的BMS电池管理系统,不少车型的实际续航里程与标定的续航里程存在很大差距,电池衰减问题也无法得到控制。

    在油耗限值的压力下,不少车企仅仅将新能源作为纾解油耗压力的方式,因此在投入和研发上,都难有主动性。左延安认为,造成上述现象的重要原因在于:一是现在传统汽车卖得还不错,虽然是微增长,但还没有负增长。二是国家政策在向产业转型升级这个方向调整的时候,给予企业的压力还不够大,如果压力大了以后,动作(可能)会快一点。

    不过,从长远来看,新能源已经成为汽车行业的未来方向。在今年的广州车展上,上汽乘用车总经理王晓秋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作了如上判断。他强调“上汽把新能源放在第一位,不仅是为了满足国家对2020年整体油耗5L/百公里的要求,更重要的是,我们认为未来新能源汽车大行其道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到2025年,新能源将成为未来动力的主流”。

    因此,早在7年前,上汽就涉足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投入超过60亿元,成为在纯电动、插电强混、燃料电池三大技术领域均拥有领先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自主车企,并掌握了“电池、电驱、电控”的三电核心技术。

    据了解,上汽自主研发的以EDU为核心的插电混动技术,已经可与丰田THS、通用VOLTEC等全球主流的混动技术并肩;而出于对自主BMS电池管理系统的自信,上汽也在业内率先向市场承诺其电池5年或10万公里衰减不超过20%。在去年,上汽成立了前瞻技术部,主要围绕新能源、新材料、智能互联等跨界技术展开前瞻性研究。

    按照规划,未来5年其将投入逾200亿元,逐步投放6款全新新能源汽车,全面覆盖10万~25万主流细分市场,实现从A00级到B+级乃至SUV的全覆盖。

    严苛的油耗标准或将让自主品牌的淘汰赛更加激烈。抛开车企的技术储备,单从成本上看,持续高额的投入对不少车企来说都是非常严峻的挑战。上汽通用汽车总经理王永清此前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未来五年中,上汽通用拟在先进动力总成和新能源技术上投入265亿元,以达成彼时5.0L的油耗目标。

    王永清坦言,这样的投入对上海通用这样一家年销量接近180万辆(2014年数据)的企业来说,都有着相当大的压力。更何况,从过去两年的油耗未达标名单上看,自主品牌占据多数。因此,未来的市场竞争,将不仅是技术上的优胜劣汰,更将考验车企如何上演好技术和成本之间的平衡术。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