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正文
热搜:
  • 此专题下没有文章
  • 京沪频现高价地 开发商呈分化态势(3)

    再举杭州案例。2010年10月,雅戈尔以总价24亿元在杭州抢得申花板块单价地王,然而到了2013年6月,雅戈尔以损失4.8亿元(地价的20%)解除合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雅戈尔退地三、四个月后,杭州又掀起了一波地王潮,其中著名的华家池三地块总价拍出137亿元,被绿地、世茂、滨江瓜分,最为抢眼。

    出乎这些地产大佬们意料的是,狗血剧再度上演。其后,2014年杭州市场在全国率先降价,2013年下半年杭州所有的高价地全部被套,直到今天杭州房价经历近几个月的反弹之后,那时的高价地仍然没有办法卖房赚钱,部分地块至今仍未动工。如果未来一两年再度发生类似雅戈尔退地事件,并不会让人惊讶。

    相较而言,在京沪拿地王的开发商,要比杭州等二线城市的日子好过些,主要原因是杭州楼市波幅偏大,而且2011年以来库存压力较大。而京沪的超强城市地位,决定了其房价波浪式前进,大涨小跌,轮番向上,即便是暂时被套,只要能熬过短暂的冬天,在下一个春天或夏天多数都会解套。

    比如,在2013年7月北京楼市最火爆的时点,经过70轮激烈竞拍,中粮抢下孙河地王,楼面价4.8万元每平米。2014年北京房价下跌幅度超过上海和深圳,这一地王深度被套。但今年楼市回暖,近几个月北京房价加速上涨,而且孙河频出楼面价5万元以上新地王,则中粮老地王已经解套,已有利可图。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那些暂时被套的房企是否身板够硬,能否能扛过冬天;是否融资成本够低,能否避免沦为金融机构的“打工仔”。显而易见,央企、国企和大型民企身板硬且融资成本低。比如利润率全国最高的中海地产,融资成本只有4%以上,远低于中小民企的15%-20%。因此,一线城市的高地价游戏,并不是想玩就能玩,对此开发商应有清醒认识。

    上一页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