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正文
热搜:
  • 此专题下没有文章
  • 红包大战背后的逻辑:信用取代传统财富

    小年夜,支付宝红包正式登场,万万没想到,好心没办好事,非但没有引发网友的追捧,反而引发网友的纷纷吐槽、挖苦。今天微信官方红包开抢,微博上又是一片抱怨声。为什么商家花了大价钱却没有赢得好口碑?反而去年大家互相赠送的微信红包却能流行至今呢?

    红包大战背后的逻辑
    红包大战背后的逻辑

    在我看来,去年抢红包的胜利是“分享逻辑”的胜利,今年的官方红包却来了个180度转弯,走回了“流量”逻辑。

    什么是“流量”逻辑?

    美团网CEO王兴在著名的“四纵三横”提出过互联网发展的三个阶段:搜索、社交、移动。流量逻辑也就是搜索阶段的逻辑,这个逻辑有几个特点:

    1、流量总数有限:流量掌握在几个少数巨头的手中,因为巨头数有限,每个巨头贡献的流量也是有限的。比如百度、搜狗。

    2、流量是在消耗的:理论上,每个个体都在想尽办法获取流量,每获得一份,总数就减少一份。

    3、个体流量分布不均:总数有限,根据获取流量的能力不同,每个个体获得流量的数量就不同,比如新浪从百度获得的流量几倍于凤凰网从百度获取的流量,更别说其他网络站了。

    从这个角度来理解,虽然阿里、腾讯是互联网巨头,单个的财富惊人,但是能拿出红包的总数是一定的,分摊到每个用户头上的也有限,费了很大劲抢到个几块钱的红包,说不上喜人,如果抢个空的,那就真要问候阿里腾讯的亲戚了。

    分享是另外一种逻辑

    分享思维是在消耗资源的同时,创造出更大的资源,分享的越多,创造的越多。以抢红包为例,每个用户疯狂的从聊天群抢红包的同时,还在疯狂的在自己的群和朋友圈里分享红包,看似每个用户的红包数量有限,可如果乘以分享的用户数量,以及发放的频次,结果就成了一个天文数字,远远超过百亿这个数字。每个人都在收获丰厚红包的同时也不停的给亲朋好友派发价值不菲的红包。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