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正文
热搜:
  • 此专题下没有文章
  • 海鑫钢铁30亿债务迷局 银行上门讨债民企欲抄底(2)

    债务迷局

    海鑫钢铁的停产,与其资金链问题有关。

    就在本月,当地一家国有银行的行长就曾亲自带人找到海鑫钢铁,理由是海鑫钢铁的一笔银行贷款出现逾期,没有及时还上。

    目前,类似海鑫钢铁等钢企一般会与钢贸商签订月度协议,并从后者手里提前收取资金,如果钢贸商不能及时向钢厂交款,一些现金流较差的钢厂将面临没钱还银行的尴尬。

    3月22日,前述能源管控中心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上述讨债的银行正是工商银行,网上说的30亿元贷款也均来自工商银行。但这一数额并未获得更多证实。

    闻喜银监办相关负责人则对记者表示,闻喜县当地有七八家银行机构,海鑫钢铁主要跟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两家存在借贷关系。“海鑫主要在资金流动性上出了问题,有一家银行把这个贷款抽了,抽了以后,没有及时解决贷款,它的资金无法周转”。

    这名银监办负责人称,上述讨债银行可能是市级、省级银行,因为中国人民银行运城中心支行的贷款统计报告显示,海鑫钢铁的贷款数额庞大。此外,海鑫钢铁的贷款也从上海等外地银行进行,并不排除它在其他地区存在民间借贷等行为。

    根据民生银行的公告,海鑫钢铁在该行的授信敞口19.5亿元,全部属于抵押担保贷款。

    不过,作为当地少有的熟悉银行借贷情况的部门,上述银监办负责人始终闪烁其词,并未向记者透露海鑫钢铁的实际债务。他仅表示,本地贷款已经还了一部分,不会对海鑫钢铁造成致命性伤害。

    外界对这一说法并不买账。

    在太原同期举行的一次冶金行业会议上,“海鑫钢铁事件”作为近期的焦点贯穿始末。国内多名钢厂高层断言,海鑫钢铁现在爆出的债务缺口只是银行层面,其民间融资数额将是一个天文数字,由于已经深陷资金链断裂,如果政府不出面“托盘”,不排除倒闭的可能性。

    海鑫钢铁的债务缺口究竟有多大?本报记者数日辗转太原、运城,但当地政府部门、银行系统以及相关企业均未给出答案。

    重组破局?

    据当地统计局工作人员介绍,闻喜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大约有32家,在钢铁行业好的时候,海鑫钢铁的高炉全部开起来,产值能占到全县的80%以上,即便现在不景气,它的产值也能占到40%~50%。

    海鑫钢铁打个喷嚏,整个闻喜县都要感冒。

    本报记者当地采访获悉,根据县政府的安排,当地经信局、政府办、公安局等部门,已经进驻企业,每天有专人轮流在海鑫钢铁值班。“闻喜县政府高层也在考虑怎么合作重组,但现在还没有到资产整合、核算的阶段”。

    在更高层面,拯救海鑫钢铁的行动也已开始。3月21日,运城市政府方面已派人去了山西省政府,专门商量拿意见。“县里也没那么大能力解决这个问题,本地银行又没有多少,海鑫大部分是外地的银行”。

    与此同时,海鑫钢铁也引来不少同行的“抢食”。

    3月21日,本报记者到达海鑫钢铁厂区当天,河北敬业集团总经理李慧明就带人专门来到海鑫钢铁,希望寻求合作。

    河北敬业集团位于石家庄,产能规模在1000万吨,是一家以钢铁为主业,兼营化工、酒店、房地产、贸易的大型集团企业。其有意要在规模上做文章,但目前受限于河北省压缩产能的束缚,跨区域重组成为选择之一。

    “我们感觉海鑫的区位优势比较好,建材市场也比较广阔,看看有没有合作机会,我们重组、托管、注资,帮它还债都可以。”李慧明告诉记者,海鑫钢铁的问题主要是流动资金匮乏,如果注入资金,肯定很快能起死回生。

    同样对海鑫钢铁感兴趣的还有德龙控股。

    前述海鑫钢铁能源管控中心负责人表示,德龙控股已经在海鑫钢铁的现场进行了考察。

    “海鑫停产可能是它生存的一个机会,如果有人出头重组的话,那是更好,对海鑫是个发展,对闻喜来说也是。”前述闻喜县经贸局人士说,海鑫钢铁继续糊里糊涂生产下去,纳税也不多,还不如被重组。

    此前,太钢、首钢曾一度与海鑫钢铁眉目传情,因为价格没有谈拢,最终没了下文。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