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正文
热搜:舞蹈动作瘫痪社会保障卡肖建华有多少资产

淘宝生存瓶颈已现:真正赚钱商家只有3%(2)

去中心化

淘宝这样的流量分配机制是有利于自己的收入的,但却暗含风险。

马云早就看到淘宝平台所面临的问题,早在2012年就提出“让淘宝卖家与买家面对面”。这个要求看上去简单,实际上要实现是非常难的。

实际上对于淘宝来说,这样的流量分配机制是有利于自己的收入的,但却暗含风险——移动互联网时代,流量是去中心化的。这种集中分配流量的方式早晚会被取代。

去年一年淘宝都在进行改变。“淘宝卖家,以前每天都要找新的流量。用户很难在卖家的店里沉淀下来,用户在某个商家发生购买关系后,下一次用户再来,一些中小卖家是识别不出来的,也看不出这个卖家在自己的店里买了多少东西。卖家不知道自己的老用户是谁,把一个买家UV变成自己店铺的用户,这条路是不通的。”淘宝用户运营事业部总监夏季指出,卖家以前都是在找UV,提高UV转化率,没有用户的概念。现在淘宝的改变关键就是希望卖家从运营UV变成运营用户。

淘宝开始针对店铺做会员体系。淘宝要解决的问题首先是帮助卖家识别用户身份,其次是针对不同身份买家使用不同的营销工具。举例来说,一个老用户到店,根据这个老用户在店里消费历史给出不同的优惠策略。再次,就是建立卖家与老用户之间的消息通道,比如某用户连续在一家店买固定的商品,这个月突然没来,可以有针对性地给该用户推送提醒或者优惠。

除了老用户识别和营销,就是数据的开放。以购物车为例,商家销售的某个商品,用户很喜欢,但是可能用户觉得有点贵,就先把它放在购物车里了。以前卖家不知道有多少人将哪些商品放在购物车里。现在淘宝把数据披露给卖家,卖家可以使用营销工具对这些用户定向的营销,以促进用户成交。

“之前,很多与店铺相关的数据,卖家看不到,即使看到了,这些数据也没有反馈到即时的营销领域里去,没有把数据和工具直接连接起来。”夏季表示,将店铺与数据打通,让卖家从运营UV变成运营店铺。卖家对于从淘宝引来的流量变得不重要,自己运营流量才是关键。

另外,是搜索上的变化。在淘宝上,用户通过搜索购物的占比是比较高的。原先,用户搜索一个关键词,所有价位的产品都排列在一起。比如,用户搜索衬衫这个关键词,排在前面的都是便宜且销量大的,这就会加剧商家去卖便宜货。而个性化搜索则致力于解决用户找到适合自己的店铺,让那些小而美的店铺有更多机会。

除了上述变化,去年淘宝还发生了一系列其他变化,比如首页的变脸,大力推微淘,通过微淘建立商家与用户之间的粉丝关系等。淘宝希望让每个商户都有自己的用户群,而不是天天把时间浪费在拉新客户上,这样,流量就会分散到店铺中去。

向移动端转移

手机端本身就是流量去中心化的,且是以用户为中心的。

手机淘宝与淘宝独立运营是淘宝今年最大的变化。

“淘宝和手机淘宝虽然都是购物的入口和平台,但消费者的工具和环境不一样。我们最初内部打造手机淘宝APP的时候,曾经想把PC上的东西搬到手机上,很快我们就发现这条路行不通。原因是消费者在手机端中的消费行为跟PC端有重大区别,高频次、短时间、跨屏游走等,要捕捉用户的关注度和黏性非常难。”阿里巴巴O2O事业部总经理吴倩指出,如何把用户黏在合作伙伴的专栏、公众账号或者活动专区里,并且给他推送直接可消费的商品,这个过程很难,更难的是如何能够把用户吸引到线下,这个链路非常长。

应宏举出用户购物高峰期的差异进一步解读了手机淘宝与PC的区别:手机淘宝移动端和PC端的购物高峰期刚好是反的,手机淘宝购物高峰期是中午吃饭的时间,晚上十点钟以后,周末达到最高峰,而这些时段是PC端购物曲线的低点。也就是说,在PC端和手机端消费者行为路径刚好相反,这体现出很重要的移动特征。“基于这样的变化,手机淘宝运营思路和运营架构完全不同。”应宏表示。

实际上,手机端本身就是流量去中心化的,且是以用户为中心的。用户高频次、短时间浏览的特点就需要特别强调个性化。

“我们的个性化会一步一步往下走。比如,手机淘宝有一个栏目叫有好货,每个人打开有好货看到的商品都是不一样的,这是根据用户的历史行为有针对性地推送给用户。未来所有的服务都可以订阅,比如一个用户对唱歌这件事情特别感兴趣,其首页里面就有KTV的入口,用户是个吃货,手机淘宝里就会有吃饭页面入口。”应宏表示。

手机端的竞争其实是对用户时间的争夺。用户进入一个APP停留的时间越长,打开的频次越高,才会让这个APP立于不败之地。且只有更加个性化,用户的需求才更容易满足,其打开手机淘宝的频次和时间会更长。淘宝的变化实际上是用户习惯变化的镜像。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