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正文
热搜:
  • 此专题下没有文章
  • 中国石油定价权失语背后:进出口市场自缚手脚

    近期,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正式对外挂牌,中国原油期货也将由此问世。引入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期货交易,并以此为契机,扩大中国期货市场的对外开放,也将不再遥远。

    中国石油定价权失语背后
    中国石油定价权失语背后

    这是否有助于打破原油定价权被海外控制的局面尚难预料,但至少原油期货贸易的出现为中国取得或者一定程度上掌握定价权,开启了一扇窗。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主要的石油消费国和石油进口国,但在石油定价话语权方面仍十分落后。中国石油定价权缘何没有被掌握,如何改变现有困境并实质性地拿到石油贸易的真正话语权,石油生产、消费及贸易商都很关注。

    石油定价相对透明

    所谓的“石油定价权”,是指国际原油市场长期贸易合同中的原油价格。这与国内的成品油定价有相似之处,但国际原油价格的确定,更加具有权威性,其对原油、现货化学品等行业的控制能力也无人能敌。

    其所采用的是一种公式算法,通常是一种或几种的原油市场价,将此价格作为基准,再加上升贴水。

    “基准油的选择一般是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与交割库的选址是十分相关的。”国金证券分析师刘波告诉记者,比如从欧洲出口或者出口到欧洲的,通常是以布伦特原油价格作为基准价格;在亚洲,原油价则会参考迪拜等地价格。而围绕着北美地区的原油贸易,出口贸易者多会选择参考WTI指数来定价。不过2010年之后,WTI指数难以反映部分市场的真实状况,导致一些石油贸易出口国如沙特、伊拉克等不再参考WTI的指数,转向去用阿格斯含硫原油指数(ASCI)。这也是原油定价权方面的一个新变化。

    尽管石油的定价看似是集中在上述几大地区,但普氏能源资讯亚太区编辑部总监VandanaHari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说,该类价格形成也依然基于透明的发现机制。

    “全球不同地区和不同水平的油价(从批发到零售和从现货到长期合约)都直接或间接源自于一些主要的现货市场基准:如新加坡、欧洲的阿姆斯特丹-鹿特丹-安特卫普(ARA)地区、美国休斯敦及纽约等交易中心,它们的原油和炼油产品估价是一个参考系数。”

    她表示,在完全自由、没有任何限制的交易环境中,各地市场的参与者广泛地进入市场价格的发现中,涉及买方、卖方、经纪人、生产者、炼厂、存储和运输者等,同时由于石油具有强大的流动性、拥有足够的量,因此其价格相对独立、透明。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