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煤炭税费多达25种 称财政想不出别的办法(4)
新的资源浪费
煤改后遗症的另一表现,是浅层煤炭资源的大面积浪费。
按煤化程度,煤炭可分为褐煤、烟煤和无烟煤,烟煤又可大致分为焦煤、动力煤两类。在山西,焦煤、动力煤和无烟煤蕴藏均很广泛,且矿区均是多煤层分布。一般而言,焦煤埋藏浅,动力煤、无烟煤埋藏深。
历史上,密布山西各大煤田的小煤窑,多被批复为挖掘浅层煤炭,且多采用炮采技术,多头开采较为普遍,井下巷道密布,如同蜘蛛网。煤改要求上马的综采设备,对这类回采率只有30%的破碎资源基本无能为力,而这些浅层煤炭,多是最为珍贵的焦煤。
山煤集团晋南公司副总经理李延进称,其在洪洞县的陆成煤业公司,由原来的数个小煤矿整合而成,其中含著名的“瑞之源煤业”。2007年12月5日,该矿非法越层开采深层煤,造成瓦斯爆炸,死亡105人,引发临汾官场地震。
“整合后,光黑口子就填了100多处。”李延进称,已完工的基建矿未来只能开采未遭破坏的深层煤炭,这大量的浅层焦煤资源,只有放弃,“非常可惜”。
处理这些浅层煤炭,并非没有办法。在整合开始后,山西曾批复大批原有小煤矿在整合主体监管下,进行“过渡性生产”。此举既可为嫌补偿价格过低的小矿主增加收入,也可加速回收浅层煤。
2010年7月31日,阳煤集团监管下的临汾过渡性生产矿井刘沟煤矿,发生非法炸药爆炸,致17人死亡、数十人受伤。经查,阳煤集团的监管,只是吨煤收取10元管理费,煤矿生产依然是原班人马。随后,矿主蔡永胜被判死刑。
2010年6月,山西焦煤集团监管下的尧都区郑家庄煤矿,亦被当地公安查出私藏4吨非法炸药,矿主杨志刚正组织百余名矿工对浅层煤进行“抢救性发掘”。6月23日,在销毁这批炸药时发生意外爆炸,导致多名公安受伤。
小矿主的急功近利,导致监管层发生警惕,过渡性生产很快结束。
这部分被“抛弃”的浅层煤有多少,山西尚无统计数字。据《财经》记者了解,这其中,还有诸多根本没有开采过的资源,资源储量大得惊人。
2008年7月,山西省政府曾出台“十关闭”的“60号文”,对非法和资源枯竭煤矿进行大规模关闭。其中一条称,“井田面积小于0.8平方公里或储量少于200万吨”的属于资源枯竭矿井,必须政策性关闭。
该规定在煤矿安监法规中找不到任何依据,但这个0.8“消灭”了700个山西小煤矿。在山西忻州急倾斜煤层区,为此出现了储量2000多万吨的“资源枯竭矿井”,甚至还有未出煤的基建矿井亦被关闭。
山西和胜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胡晓勇介绍称,他代理的大同红玉梁煤业公司,曾是大同市的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台湾投资者刚投资了1.2亿元进行矿井基建时,突然因矿区面积是0.79平方公里被强行关闭,“至今无人给个说法,外商一筹莫展”。
“边角料资源,最适合小煤矿人工炮采。上面一些政策,不符合基层现实。”临汾古十银煤矿的一股东告诉《财经》记者,其煤矿亦是刚刚建成就被关闭,5000多万元的建矿成本,阳煤集团只给评估了3500万元,至今才付了一半,海量的信用社贷款利息,让其寝食不安。“但阳煤集团整合了这些小矿后,它又不能开采,资源全部浪费了”。
阳煤集团宣传部一负责人声称,该集团内部曾出过一个测算,结论是证明并购多数小煤矿属于赔钱买卖,无法进行机械化开采,“但阳煤是国企,不能光算经济账,还要配合省里的方针政策”。
要回收这些浅层煤,山西省政府还曾想出一个高招——露天开采。
2007年山西“两会”上,山西省政府曾提出,要在三年内治理676个村庄的地质灾害。其方法一般是:搬迁村庄,用露天开采方式开挖村庄压煤,把采空区里的残留煤炭挖出,最后回填造地。
如此,一个村庄就是一个不办采矿证的“露天煤矿”。在此政策引导下,大批福建商人涌入山西采煤。但要取得这种资格,闽商需要支付各种“对价”,譬如出资为地方“建设新农村”。
《闽商》杂志曾撰文称,“自2007年以来,200余位闽籍企业家,在山西晋中、阳泉、吕梁、朔州、大同等地,共投资约157.6亿元,轰轰烈烈地参与到农村地质灾害综合
仅在煤改启动时的2008年,山西全境农村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避让拆迁的112个项目,多数为福建企业承接。但是,这仅适于煤层覆土较薄的区域,在临汾、太原等焦煤产地,则剥采比过大,成本过高,浅层煤资源无人问津。
煤改启动后,山西官方以露天开采破坏环境为由,收紧了对此类许可证的发放,加之煤价下行,已在新农村建设上投入巨资的诸闽商深度套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