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银行破产对美国有金融危机吗 硅谷银行的破产能否引发金融危机
美国硅谷银行的破产无疑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银行业最具影响力的破产案。它的倒下,不禁让人联想到当年的雷曼兄弟,是否会成为新一轮金融危机的导火索呢?
我曾多次提及,美国的经济危机往往需通过金融危机来达成其修复和调整。甚至有句戏言流传:美国的经济危机若不能通过金融危机解决,那便需要两次金融危机来抚平。
自2021年5月美国的CPI指数破五以来,迄今已有两年。这两年里,CPI指数一直居高不下,这无疑是美国经济面临的一大难题。我们不能仅凭一个变量来全面评判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但CPI指数却是个例外。它如同一面镜子,折射出经济中的众多问题,其综合性与复杂性使之成为衡量经济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
因此,对于普通财经爱好者而言,观察CPI指数往往能直观地感受到经济体的运行状况。从这个角度看,美国经济显然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坚信,美国的经济危机终将通过金融危机来得到妥善解决。
事实上,持有这一观点的并非我一人。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便是其中之一。他认为,当前美国的经济问题无法通过其他手段轻松解决,唯有经历一场金融危机,方能实现真正的转型与重生。于是,从去年开始,美联储启动了加息进程。起初,人们普遍认为这是货币政策的正常调整,旨在回笼流动性。但在我看来,通货膨胀并非简单的货币现象,它更深层次地反映了生产力的问题。因此,加息降息这样的货币政策,其真正目标并非解决货币问题,而是针对生产力问题的应对之策。
去年底,随着加息政策的持续推进,其效果开始逐渐显现。但未来走势如何,仍需我们拭目以待。在这场金融风暴中,谁将笑到最后,谁又将承受痛苦,这一切都充满了未知与变数。众人正纷纷探讨美国是否应停止加息之际(鉴于美国的CPI指数已显现下行趋势),鲍威尔却仍坚守加息立场,原因何在?一项数据令他深感忧虑,即美国劳工部发布的去年非农就业报告,显示美国就业市场持续上扬。某美国媒体对此进行了生动报道,称鲍威尔在审视这份数据后,陷入了沉默。他为何沉默呢?
若说加息旨在解决美国经济问题,特别是通胀问题,那么就业人数的增长不正是经济复苏的明证吗?按常理,鲍威尔应为此欢欣鼓舞,向世界宣告美联储加息政策成效显著。他的沉默却透露出对现状的不满,表明这一数据与他初设的政策目标背道而驰。那么,他的初衷究竟是什么?
透过表象,我们或许能窥见其深层逻辑。鲍威尔的目标或许并非简单的经济复苏,而是更深远地推动一场金融危机。因为在金融危机中,就业市场往往呈现下行趋势,而非当前的上扬态势。那么,他为何期待金融危机的到来?
这源于美国失去中国这一价值转化能力后的困境。中国的价值转化能力在某种程度上为美国经济提供了补充,但美国却选择放弃这一补充,转而打压中国。在此背景下,美国经济如何实现价值提升?科技创新成为唯一出路。科技创新并非口号或简单投入资金所能实现,它需要市场的重新洗牌。而金融危机,正是市场洗牌的催化剂。
因此,硅谷银行的破产或许正是我们预期中的一环。尽管这一事件释放出一个特别的信号,但它是否真正预示着金融危机的到来,还需进一步观察。又将是雷曼兄弟般的金融灾难吗?面对此问题,众说纷纭。确实,有专业人士将硅谷银行的倒闭与雷曼兄弟的破产做了对比,声称两者不可同日而语,因为硅谷银行在美国银行业界的地位并不显赫,仅名列第十六。相较之下,雷曼兄弟曾是华尔街五大投资银行之一,其影响力可见一斑。因此,他们认为我们不应过分夸大硅谷银行倒闭的影响。
我对此并不完全认同。若要比较两者,或许我们应该换个视角:硅谷银行主要从事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而雷曼兄弟则是投资银行业务的佼佼者。投资银行业务具有将风险转移至金融市场的特性,而商业银行在这方面则相对薄弱。因此,投资银行的倒闭与商业银行的倒闭,其性质确实有所不同。但如果我们以此为依据,认为硅谷银行的破产并不算严重,那么这一观点或许有其合理之处。
硅谷银行破产与雷曼兄弟破产之间,同样存在诸多相似之处。最显著的一点便是他们都因流动性问题而陷入困境。当年雷曼兄弟因缺乏流动性而倒下,而今天硅谷银行的破产也与其流动性问题密切相关。此外,回顾近期美国的金融市场,我们会发现类似的情况并非孤例。例如,黑石集团近期便因一笔5.6亿美元的CMBS违约而引发关注。
因此,尽管硅谷银行与雷曼兄弟在业务性质和地位上存在差异,但他们在面临金融困境时的表现却有许多相似之处。这提醒我们,金融市场的波动性和风险无处不在,无论是投资银行还是商业银行,都需要时刻保持警惕,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挑战。对于CMBS(商业地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这一概念,简而言之,它的问题在于流动性不足。如此看来,现今美国金融机构所面临的困境,似乎与2008年的金融危机有着某些相似之处,其关键就在于流动性的短缺,这历来被视为金融危机的预警信号。
回溯到那个时代,即便是如雷曼兄弟这样的投资巨头,也并非没有对冲资产作为风险的缓冲。作为业内的佼佼者,他们自然深知风险所在,因此也储备了一些房地产作为对冲资产。然而,当危机真正袭来时,很多资产,特别是房地产,却难以快速变现。一旦对冲资产无法变现,流动性又急剧枯竭,那么问题就自然浮现了。2008年的雷曼兄弟便是一个生动的例证。
如今,黑石集团的违约情况也颇为类似,其背后的原因同样是房地产资产的变现难题。至于硅谷银行的破产,虽然它没有涉足房地产领域,但据报道,它持有大量美国国债。理论上讲,美国国债是极具流动性的资产,甚至可以说是流动性极强的。若连美国国债这样的对冲资产都无法解决硅谷银行的问题,那么这或许意味着在对冲资产的问题上,我们目前所面临的困境可能比2008年的金融危机还要严峻。
因此,尽管我并不敢妄言未来的走向,但种种迹象表明,金融危机的阴影似乎正在悄然逼近。我们需保持警惕,密切关注市场动态,以便及时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