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正文
热搜:舞蹈动作瘫痪社会保障卡肖建华有多少资产

长城汽车总裁王凤英:希望建立机动车智能检测体系

“今年,立足于中国汽车高质量发展和全球化路径等问题,面向小型电动车、氢能源产业发展、中国汽车‘走出去’、机动车智能检测等话题,我共提出了5项建议,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亟待国家层面予以引导和支持。”日前,全国人大代表、长城汽车总裁王凤英接受上证报采访时表示。

长城汽车
长城汽车

在王凤英看来,疫情所带来的连锁反应,让已进入存量时代的车市面临更艰巨的挑战。长期来看,存量竞争将成为我国汽车市场的常态。同时,智能化、网联化作为汽车产业发展变革的重要趋势,也为中国汽车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重大机遇。

多措并举,促进小型电动车快速发展

“小型车并不是低质廉价的代名词,它完全可以打造出高品质、高附加值、具有品牌效应的产品,应将高品质、高附加值的小型电动车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重点之一。”王凤英提出,“国家出台小型电动车专门管理政策,对小型电动车产品定义、技术标准、售后服务等进行合理引导,促使小型电动车市场规范化、体系化运行。”

王凤英建议,首先,明确小型电动车范围,划分产品等级,将小型电动车和低速电动车、中大型电动车区分开来。其次,出台以降低能耗为导向的补贴政策,从耗电量、轻量化程度等维度制定新的标准体系,促进电动汽车技术和品质不断提升。对于符合A1、A2产品标准的小型电动车按照耗电量进行梯级补贴。同时,完善现行新能源汽车消费税收优惠政策,给予小型电动车更大的税收支持,将小型电动车和其他类别新能源汽车进行差异化管理。如购买小型电动车的用户在享受免征购置税、车船税减半的基础上,还可在汽车金融保险等方面享有小型电动车专属优惠等。

国家规划,推动氢能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当前,我国在国家战略层面已经明确将氢能作为能源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燃料电池汽车定位为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主流方向之一。但是,在燃料电池汽车领域尤其是燃料电池乘用车车型方面,仍有待加大投资和支持力度,合理规划、因地制宜地推进发展。

王凤英希望,政府引导加大氢燃料电池基础科研投入,突破核心材料和关键部件的技术瓶颈,促进相关产品国产化。鼓励、推动各地因地制宜开展氢能示范应用,鼓励地方政府创新激励方式,推动大规模产业集群的形成。通过政策引导社会资本投入,鼓励能源企业牵头建立稳定、便利、低成本的氢能供应体系等。

王凤英认为,目前我国20多个省市发布了氢能产业发展规划与支持政策38项,布局氢能产业速度在加快,但国家层面的氢能产业发展规划仍然缺失。制定国家氢能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及保障措施等,在宏观层面加强部门协同合作,将为产业链各参与主体注入强大信心。

顶层设计,助力中国汽车“走出去”

面对日益复杂的竞争格局,中国汽车“走出去”仍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王凤英建议,制定中国汽车“走出去”国家战略,推动汽车强国建设,引导新能源汽车出口新增长点,强化对出口企业的管理。建立汽车质量品牌评价体系,加强品牌培育;搭建“一带一路”综合服务平台,护航企业“出海”;优化跨境金融政策支持,加大对汽车企业“走出去”的金融支持力度。同时,建立健全风险防控和权益保障机制,保护中国汽车企业利益。

“建议结合《中国制造2025》和《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尽快制定中国汽车‘走出去’国家战略,明确中国汽车产业全球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保障措施等内容。”王凤英表示。

互联网+,实现汽车消费信息整合升级

转型与升级,已成为我国汽车产业的新标签。对汽车消费环节而言,改变过去粗放的经营管理模式,以信息化工具深耕细作,满足消费者对美好汽车生活的需求,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在这一过程中,“互联网应用”作为我国信息产业的长板与汽车消费环节相结合,有能力为企业与消费者提供更多便利。为此,王凤英建议,建设大数据中心,打造“互联网+检验检测认证”新业态。

“以合格证为例,2012年,合格证电子信息已建立了与公安部的合格证数据交换机制,与《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的系统接轨,与国税总局车购税系统接轨。目前的纸质合格证更多的是承担了信息扫描的入口作用,考虑到我国汽车市场的庞大体量,单一作为扫描入口的纸质合格证,无疑对社会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王凤英说。

她认为,打通电子化流程,推行云检测、电子认证和审核等新型业务,加快电子证书的推广应用,将有效避免社会资源的浪费,进一步提高信息入口的准确度。同时,采取多证合一的形式,改变过去纸质证书繁多的情况,以综合性二维码(或其他可识别的电子凭证)代替纸质证书。

数据共享,建立机动车智能检测体系

近年来,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其与道路交通事故频发、空气质量恶化的矛盾日益突出,对完善机动车检测管理和增强机动车检测能力提出了新要求。

王凤英建议,完善道路安全法相关法规检测要求,细化汽车检测标准及档期;政策推动机动车检测技术向智能化、大数据方向发展,全面提升机动车检测效率;推动建立机动车智能检测体系,完善数据共享和使用机制,解决车检难问题。

“我国已具备推动机动车智能检测的技术条件,建议统筹建立全国统一的数据认证标准,交通网、维修体系、检测体系实现并网和数据共享,检测体系与维修体系检测数据可作为车辆检测的结果,既增加了检测触点、减轻检测站负荷,又避免重复检测、降低用户成本。”王凤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