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正文
热搜:舞蹈动作瘫痪社会保障卡肖建华有多少资产

新增地方专项债规模超预期 倾斜投向基建领域

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地方专项债“箭已开弓”。相较以往,今年的专项债特点可以概括为:提速扩容、优化投向、稳定投资。

一问:专项债规模有多大?

作为逆周期的政策工具之一,今年提前下达新增专项债券规模将超去年。具体来看,此前政府已提前下达两批新增专项债额度1.29万亿元,目前第三批额度已在路上,市场普遍预计在万亿元左右。在两会正式下达全年额度之前,财政部又临时追加了提前下达的额度,说明政府对于疫情带来的短期经济压力和财政压力已经有所预期。

地方专项债
地方专项债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下,增加专项债发行规模一方面有助于支撑基建、托底经济;另一方面也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地方财政支出压力。在专项债加快发行的背景下,全年规模已超此前预期,可能达到3.5万亿元上下。不过,包括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在内的专家也强调“不宜过度扩大专项债规模,这可能造成对市场投资的挤出效应。”

二问:专项债主要投向哪里?

当然是能带动扩大“有效投资”的领域。对于有效投资,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引导资金投向供需共同受益、具有乘数效应的先进制造、民生建设、基础设施短板等领域,促进产业和消费“双升级”。数据显示,相较去年近七成专项债投向土储和棚改,今年新增专项债基本上投向了基建。这其中,又以交通运输类投资占比最大。

结合疫情防控和投资需求变化等,目前专项债还在适当优化投向。比如,将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单独列出、重点支持;增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领域,允许地方投向应急医疗救治、公共卫生等市政设施项目;加快建设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基建。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表示,额度分配上,坚持“资金跟项目走”原则,对重点项目多、风险水平低的地区给予倾斜。

三问:专项债发力基建的效果预期如何?

逆周期搞基建是“老办法”,但真正拉动“有效投资”需要新思路。过去由于专项债券项目收益和融资难以实现自我平衡等因素,使得专项债对基建拉动作用并不明显。

今年以来,政府通过提前下达新增限额,可作项目资本金、加快项目申报等一系列措施使专项债券明显发力。比如,专项债作资本金比例提升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地方资本金压力,从而撬动基建投资;专项债发行节奏前置也有助于实现资金与项目对接,加速开工进而为劳动力市场提供需求来源。

部分专家预计,假设今年专项债新增规模3.5万亿元左右,预计全年共提升基建投资1.9万亿元,根据全口径基建投资完成额测算,对基建投资的带动可达到10%左右。这其中,新基建投资总规模可望达到万亿元,拉动当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0.7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