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疫之下显大义 民营企业共克时艰迎复苏
在不断变动的疫情数字下,曙光已经露出了地平线。大疫当前,同心战“疫”,共克时艰,义不容辞。疫情渐缓,安全复工,有序复产,义不容“迟”。尤其是对受影响更大的民营企业而言,非常时期,它们站到了生存与发展的新命题之前。
义不容“辞”
民营企业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力就业,占了90%以上的企业数量。它们的生存发展,重要性不言而喻。
大疫当前,大义也要在前。
很多民营企业家,在捐款捐物的同时,还在以另外一种方式“逆行”。
“在这次疫情中,大中小企业、工人、农民,谁不受影响?谁不困难?在中国14亿人中,有些人当上了企业老板,他们身后还有农民、工人、贫困人口、打工的人,这些人谁来救?”福耀玻璃董事长曹德旺直言。
“哪怕卖房子、卖车子,我们也会千方百计确保你们有饭吃、有班上。”老乡鸡董事长束从轩在“手撕联名信”的视频中斩钉截铁地表示,宁亏5个亿,也要坚持给员工发工资。
“逆行”的路上,同行的人越来越多。
日前,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发出内部公开信:“今年开局确实格外挑战,经营风险激增,但无论发生什么,无论如何控制费用,今年我们不会因此裁员一人,不会降薪,之前确定该涨的工资还要涨。”
侨银环保、热景生物、宋城演艺……大疫之下显大义的企业名单正在不断拉长,犹如一场暖心的接力赛。
不裁员、不降薪、不离弃,不仅是大疫之下的社会大义,也是为未来复苏做准备。“寒冬之下,摆在第一位的就是员工权益。只有保障好1.6万多名员工的切身利益,以后才有复苏的动力,这是最根本的。”束从轩说。
义不容“迟”
安全有序复工,冲刺有效复产,全力保障民生物资稳定供给,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的合理运转,正汇成当下一个激昂的旋律。
中国被誉为“世界工厂”,是全球生产制造产业链上不可或缺的一环。“再不复工,全球车企都得停工。”克服困难前行,是中国企业最可贵的精神所在。
2月10日,复工号角密集吹响。众多企业一手阻击疫情,一手复工复产。拥有22万员工的比亚迪,有序复产,新上口罩生产线,保障自身需要的同时,也支援抗“疫”前线。此外,公司刀片电池等主业也已复工复产,为全球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保供。
“越是疫情严重,越要凝心聚力;越是任务艰巨,越要迈步向前;越是责任重大,越要彰显企业担当。”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说,公司将适时调整生产经营计划,全力做好上下游产业链衔接,稳定产业发展和市场预期。
莫道行人早,更有早行人。
记者从大富科技获悉,因1月18日夜间接到上游5G滤波器的紧急上量需求,公司克服多重困难,迅速调集资源,召回人员,临时成立专项小组,数百人春节假期没有休息,争分夺秒。2月2日起,应上游厂商要求,公司深圳、蚌埠、南京工厂相继提出提前复工申请,分别于2月3日、4日获得许可,为少数最早获批的企业之一。
水星家纺董事长李裕陆表示,当前,企业运营不可避免地遇到多种挑战,但会尽可能通过自己解决掉,同时带动唇齿相依的上下游供应商伙伴,不产生新的下岗、失业或破产,不给社会额外增加负担,不给国家额外制造困难。
“疾风知劲草。”方洪波告诉员工,只要每一位员工都迅速回归岗位,专注投入工作,众志成城,就一定能安然度过这场疫情。
义不容“弛”
突如其来的疫情,无疑是对全体企业家和企业的一次集体大考。越是在困难的关头,越不能思想松弛。
“疫情倒逼中国企业家、中国经济自救升级,刷新迭代。”加华资本创始合伙人、董事长宋向前认为,疫情让业务强制性停了下来,但思想不能停,学习更不能停。特殊时期,企业冷静思考是深度变革的关键,是机遇期。
“我们要走远路,就是要秉持长期思维,做长期的战略部署、长期的资源投入、长期的团队构建。”方洪波说,远路,意味着充满未知与风浪。走出风暴的美的,也将比以往更强大,有能力到达更远的前方。
秉持长期思维的,还有三只松鼠。公司董事长章燎原说,非常时期或许有非常的机会。不在乎短期的得失,重在修炼内功,坚守长期思维,加强自身组织能力和人才建设,做到“在危机中突围,在危机中成长,在危机中发展”。
面对危机,束从轩也更加意识到,在突发事件面前,无论是头部企业还是中小微企业,抵抗能力、应急能力都有待提升,管理者更应该深思,能否做到在危中找机,深度变革。
苏宁易购董事长张近东看到,疫情催生出一批新模式、新业态、新经济,服务行业将迎来新发展。今年,苏宁将继续稳健投入与发展,加大智慧零售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全场景发展,加大资源能力的开放与输出。
“经过此疫,能够活下来的企业,应该在产业集聚加速的情况下,在企业内部价值创造和外部价值创造及其战略明晰的情况下,实现迭代升级。浴火重生之后的企业会越来越伟大。”宋向前说,此时企业的活跃度决定了以后的复苏,稳定性决定以后的成长性,战略深度决定以后的反弹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