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周期调节银行资本信号释放 降低银行资本要求
从宏观审慎角度对商业银行储备资本等进行逆周期调节,是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中的一则新表述。对此如何理解、可能的实现路径是什么,成为市场关心的焦点。
有专家指出,逆周期调节银行资本的实现路径,可以通过调节储备资本及MPA考核中宏观审慎资本充足率的参数来实现。此外,《意见》明确,支持金融机构通过资本市场补充资本。加快商业银行资本补充债券工具创新,支持通过发行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转股型二级资本债券等创新工具补充资本。
逆周期调节银行资本的可能路径
多位受访专家表示,逆周期调节银行资本的逻辑是:经济上行周期调高资本要求,经济下行周期调低资本要求。
在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看来,这是因为银行资本充足率具有很强的顺周期特征,在经济下行周期,风险资产规模相对更多,即使资本金不变,资本充足率也会下降,这会进一步压缩银行信贷投放能力,造成经济进一步紧缩;反之亦然。因此,在当前经济下行周期下,监管层应降低银行的资本要求,释放其放贷能力。
根据《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商业银行应当在最低资本要求的基础上计提储备资本。储备资本要求为风险加权资产的2.5%,由核心一级资本来满足。特定情况下,商业银行应当在最低资本要求和储备资本要求之上计提逆周期资本。逆周期资本要求为风险加权资产的0-2.5%,由核心一级资本来满足。
“目前还未推出逆周期资本的实施细则。”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熊启跃说。这意味着,我国商业银行目前没有计提逆周期资本。熊启跃表示,当前宏观调控的主要意图是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以提升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推出新的强化资本监管政策与宏观调控初衷不符。“但是否会降低现有资本要求还有待明确。因为调整储备资本比较罕见。”
不过,目前只有2.5%的储备资本有调整空间。“当然,调整与否还要根据经济需要而定。理论上,存在这样的操作空间。”曾刚说。但另一种逆周期调节方式也可能被使用。熊启跃认为,央行可能通过降低MPA考核中宏观审慎资本充足率的参数,以放松MPA考核对银行的资本要求,让银行可以更容易享受到MPA中相应的政策激励,从而促进其加大信贷投放,支持实体经济。
创新型补充资本工具再获支持
《意见》同时提出,加快商业银行资本补充债券工具创新,支持通过发行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转股型二级资本债券等创新工具补充资本。此前,中国银行已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400亿元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未来,银行发行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将有一系列政策护航,包括央行票据互换工具(CBS)、拓宽参与投资的主体等利好,商业银行永续债发行审批效率提速等。
二级资本补充工具方面,自去年2月人民银行明确,当触发事件发生时,资本补充债券可以实施减记,也可以实施转股以来,转股型二级资本工具作为创新资本补充工具迎来市场关注。但无论国内或国际上,都是减记型二级资本工具占大头。《意见》提到的转股型二级资本债券,在国内已有银行发行,但数量屈指可数。
为何减记型二级资本工具更普遍?东方金诚金融业务部尹海程日前在《中国银行业》撰文指出,目前国内商业银行二级资本补充工具基本为减记型,主要原因是由于二级资本债主要是在银行间市场发行,而转股条例则涉及交易所相关规定。
熊启跃认为,对发行者而言,转股涉及股东和公司章程,但二级资本债作为债券,在发行时若涉及股东和股份问题,操作流程较为繁琐,影响发债效率;对投资者而言,实际上我国银行二级资本债触发减记或转股条件概率很低,市场对于二级资本债设置条款是否友好并不敏感。“债务类工具常用减记、优先股设置为转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