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正文
热搜:舞蹈动作瘫痪社会保障卡肖建华有多少资产

统计7成白领吃不起20元午餐 为啥还不愿到工地搬砖

大家普遍认为白领工作较为体面,熟不知建筑工人的收入已经碾压白领收入,工资甚至越来越高,而白领生活令人堪忧。据最新消息称,网曝7成白领“吃不起”20元午餐,可是为啥还不愿到工地搬砖?下面一起看看。

调查白领吃不起20元午餐
调查白领吃不起20元午餐

根据某机构最新发布的调研报告,有7成白领的午餐花费在20元以内。多数白领上下班主要依赖公共交通方式,占比达到55%,17.7%的白领选择开私家车上下班。45%的年轻白领靠租房生活,超过7成的白领认为薪资不理想,渴望跳槽,而有焦虑情绪的白领则达到惊人的94.9%。

7成白领消费不起20元午餐

我刚刚吃了一顿11元的午餐,看到这个统计,不由感叹了一声:白领真不容易。当然,这样的调查不一定经得起推敲,比如,到底什么才算是“焦虑”,到底什么才算是“年轻白领”,甚至,到底什么才算是白领?

对这些概念,大家都未必有共识。如果说“中产”还算有一个模糊的标准的话(毕竟有“产”可算),白领就是一个更虚的概念。

事实上,这个词在上世纪50年代在西方国家开始流行,可能源于莱特·米尔斯那本不朽的社会学名著《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在米尔斯看来,白领就是中产的代名词。

在大陆,白领这个词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流行。大量农民进城务工,从事最艰苦的体力劳动,与此同时,人们也开始使用白领这个词来和农民工以及传统的城市产业工人进行区分。

90年代后半期,白领可能意味着下面这些特征:在写字楼上班,工作体面(多少偏重于依赖脑力),收入较高,生活比较时尚。

如果说当时白领的这些特征还算清晰的话,20年后的今天,情况已经大大不同了。如今,那些在建筑工地劳动的人,收入可能比建筑完成后在里面上班的白领要高很多。随着写字楼的大量增多,没有谁再会因为自己在写字楼内上班就感到自豪。

如果单纯看收入,一个大学毕业走向社会的白领,和在城市做建筑工人或者送外卖的人士相比,实在没有任何优势。

这就从根本上抽空了“白领”这个词曾经带给人们的优越感——一个吃15元午餐、坐公交车上下班、住在出租房想着换工作的人,怎么可能会有优越感?所以,大多数人谈起白领这个词,已经从以前的自豪变成了自嘲。

但是,如果我们不那么傲娇的话,还是要承认白领和外卖小哥仍然是有区别的。一个月入8000元的快递小哥,可能不会去电影院看电影,但是一个月入5000元的白领,则有可能是影院的常客。

同样,一个刚参加工作不久的男大学生,工资只有4000元,他有着年轻的身体和充沛的体力,完全可以胜任月收入上万的建筑工。

但是,很少有白领真正去搬砖,他们更多是用“搬砖”这个词来调侃自己的生活罢了。因此,白领这个词现在更多表达的是某种都市性的生活方式。现在,城市的白领已经随处可见,相反,我们却很难看到上世纪80年代的产业工人。

快递小哥和建筑工人的收入不错,但是赚的都是辛苦钱,更重要的是,他们收入的相当一部分会汇给老家。所以,我们能够看到快递小哥和建筑工人在劳动,但是却看不到他们在生活。

白领,则是不折不扣地在生活着,不管这种生活多么焦虑和艰难,他们都是城市的主人。他们逛商场,看电影,到餐馆吃饭,他们想着房贷车贷,贷款是一种压力,但任何贷款都是有关未来的约定。他们把自己的未来和城市结合在一起。

7成白领“吃不起”20元午餐,被生活上的各种消费压垮了。白领其实也不过是一种普通的工人,每个人的生活肯定有好有坏,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当焦虑、贫穷成为白领的主旋律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应该考虑进行自我的调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