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因素施压中国经济 贸易战对中经济影响较大
在现如今中国经济发展可以说是越来越快了,但是还是有三因素施压中国经济,其中贸易战对中国经济影响较大,消息出来之后引来了很多网友的围观!对于三因素施压中国经济一事,看看专家们是怎么说的。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3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并传递出多个重要信号。会议强调,要把加快调整结构与持续扩大内需结合起来,保持宏观经济平稳运行。在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形势下,这样的提法有何深意?我国扩大内需的潜力还有多大?带着上述问题,《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记者专访了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市场上出现将扩内需简单理解为重回房地产与基建投资的观点,刘元春表示,放松房地产调控毫无疑问是饮鸩止渴。不能因为目前环境的变化而放松调控,建立房地产长效机制才是根本。而在基建方面,要按照中长期规划,在符合实际且合理的情况下可适度先行,如果简单随着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而作为宏观调控的另一个工具,就会导致基建定位出现错配。
三因素施压中国经济
NBD:此次政治局会议作出了“把加快调整结构与持续扩大内需结合起来”的表述。您如何看待从“调结构”到“把加快调整结构与持续扩大内需结合起来”的变化?
刘元春:今年中国经济下行的压力还比较大,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
一是进行一些深度体制机制的调整。政府的职能和行为模式会发生变化,过去简单以地方政府作为经济发动机的粗放式发展模式会有一个较大的变化,深度改革短期内对经济增长可能带来一定的冲击。
二是今年要打好三大攻坚战,特别是在防控金融风险上还面临一些挑战,流动性方面不会像以往那么宽松,一些局部的金融风险还会有所释放和暴露,这也会对内需产生一些影响。此外,房地产市场的限购、限贷、限售等一系列举措,也会对内需造成一些影响。
三是目前整个国际环境,特别是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不确定性还是比较大的。
上述三种因素决定我们需要采取一些对冲性的举措,我们还要为改革留空间,为攻坚战留空间,为贸易摩擦留空间,所以在内需上就不能简单地延续过去的策略。在加快调结构的基础上,把扩内需也作为今年的一个任务提出来,这意味着要在一些深层次问题上,作出重大的改革和攻坚。
NBD: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到世界政治经济复杂。在您看来,世界经济正面临怎样的复杂背景,对中国经济有哪些影响?重视扩内需是否和这一复杂背景有关?
刘元春:扩内需和中国面临的外部环境有一点关系,但是绝对不能简单认为扩内需就是因为外需不可靠,不能简单认为扩内需是因为中美贸易摩擦。
正如我上面所说,扩内需和三个因素相关,一是促改革,二是攻坚战,然后才是外部环境。从目前来看,即使有中美贸易冲突,今年整体的外需环境还是不错的。
就目前来看,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短期并不会太大,但是从预期的角度和金融货币的角度,具有一些强烈的扰乱作用,具有一些不确定性,所以有必要高度重视,在稳定预期方面、在稳定金融货币方面要有一些很好的应对举措,以防止中美贸易摩擦使我们内部的改革节奏、宏观调控的节奏、发展的节奏受到不必要的冲击。
合理情况下基建可适度先行
NBD:结合一季度经济数据来看,我国内需还有怎样的潜力可供挖掘?
刘元春:内需潜力方面,中高端需求的释放非常重要。要想释放中高端需求,在房地产领域必须要有中长期的战略,这是很明确的。以往多年来,中国由于房地产投资和消费支出大幅度挤压了居民日常性的消费支出,所以在扩大居民消费这方面还要挖掘更大的潜力。

民间投资也是挖掘内需潜力中很重要的一块,特别是服务类的投资空间还是非常大的。目前,民间投资复苏主要集中房地产以及市场化的IT行业,但实际上一些中高端服务上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此外,目前中国广大农村消费升级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这方面还有很大的空间可挖掘。
总之,扩内需一方面要围绕以扶贫为主体的低端消费的升级;第二方面是围绕着中等收入群体所展开的中高端、高质量服务的升级,两头并进,即福利性的扶持和市场性的扶持要同步推进。
NBD:对于此次政治局会议扩大内需的政策信号,有观点认为房地产与基建投资领域将获得重大利好,对此您怎么看?
刘元春:为了扩大内需而简单地放松房地产调控,毫无疑问是饮鸩止渴。
现在来看,房地产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很难在短期内一下子建立起来,所以在中短期内仍然要在保持房地产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去杠杆、去泡沫,在稳定中建立起房地产长效机制,回归本源,这就需要继续保持房地产调控的大方向,不能因为目前环境的变化而放松了战略性的定位。
基建投资方面,还得要按照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一些基建可以适度先行,适度超前,但是如果过度超前,也会带来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甚至恶化,因此基建一定要从目前地方政府债务、产业发展趋势和基建与其他生产匹配性角度进行全面的审视和规划,而不能简单因为宏观经济波动,过度地让基建投资成为宏观调控的工具,否则就会导致基建定位出现错配的现象。
经济活动再度升温 8月主要宏观指标将继续改善
随着洪涝灾害等短期性因素的消退,经济活动再度升温。分析人士普遍预期,8月份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将继续改善,工业生产增速加快,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也有望结束负增长局面,…
我国经济复苏超预期推动 人民币汇率创7个月新高
昨日,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盘中双双收复6.90关口。这是自今年1月22日以来,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首次升破6.90关口。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也创下逾7个月…
刷脸执法时代来了 电子警察精准执法首日抓到169宗
发生交通事故的原因多数是因为路人或驾车人不遵守交通法规,在交通法规每天都在提醒路人或驾车人同时,交通事故时常出现。据最新消息,深圳公布刷脸执法时代来了,电子警察…
夏利宣布暂时停产 一年巨亏16亿资不抵债被迫停产
最近一汽夏利宣布停产掀起很大的轰动,一汽夏利不是国产老牌汽车吗,为什么现在突然宣布停产,这不得不让人震惊。夏利宣布暂时停产引关注,据说一汽夏利一年巨亏16亿,导…
黑龙江新增43例确诊31例无症状 最新疫情通报公布
现如今,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仍然严峻复杂且病毒传播方式趋于多样化,而国内疫情走势无疑成为了全国上下关注的焦点…
石家庄新增48例新冠确诊病例 河北为什么爆发疫情?
近段时间以来,河北疫情出现反弹,其中石家庄“重灾区”。1月14日下午召开的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十场疫情防控新闻发…
华为和荣耀又有新机发布 荣耀V40什么时候发布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此前关于荣耀脱离华为的新闻吧!离开华为之后,现在荣耀已经成为独立的品牌,近日有消息称,华为和…
台媒造谣称大陆经济惨到爆 2020GDP将实现增长
台湾媒体经常造谣大陆经济发展不好,近日又有台媒造谣称大陆经济惨到爆,称大陆受新冠疫情影响大,“北上广深”已经…
长春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例 吉林疫情今日最新情况
近段时间以来,国内部分地区出现新冠肺炎疫情反弹。不少人好奇,目前,吉林省疫情最新情况怎么样?据今日最新消息,…
2021年春节隔离是自费吗 个别地方不报销费用
时间过得很快,2020年已经结束了,2021年春节即将到来。因为新型肺炎疫情还未结束,甚至有些城市的疫情风险…
油价调整最新消息 今日92号汽油多少钱一升
油价上涨,司机朋友们的开支又大一些,对于物流行业也有影响,最终买单的还是消费者。所以,不少人都希望油价下调。…
多国发声力挺中国新冠疫苗 表示要下单购买
全球有多个国家研发新冠疫苗,中国研发过程中比较给力,现在已经研发成功,甚至上市交易了。在效果方面,有人支持美…
2021年春节快递会停运吗 来看过年物流停运官方通
临近2021年春节,最近许多电商卖家都担心:2021年春节快递会停运吗?因为快递停运,他们的货就发不出去,生…
公积金能贷多少钱 贷款最高额度怎么算
现在好多单位都帮员工购买住房公积金,使用公积金贷款买房,公积金贷款利率比商业贷款利率更低,能为借款人剩下一大…
世卫:可能永远不会发现零号病例 全球疫情数据如何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212个国家爆发,很多国家疫情还未得到有效控制,而且新增确诊病例还在不断增加,这严重威胁了…
河北新增32例本土确诊病例 最新疫情通报来了
近段时间,国内部分地区出现聚集性新冠肺炎疫情,其中河北、黑龙江、吉林等地疫情形势较为严峻,因此这些地区也采取…
斗鱼直播间赌场一年吞金1.77亿 只是冰山一角
近日,有媒体曝光斗鱼直播间涉嫌万人聚赌的消息,名为“彡彡九户外”的斗鱼直播间赌场一年吞金1.77亿,每天都有…
广东东莞有疫情吗 来看该地今日疫情最新消息
广东东莞疫情颇受外界关注,1月14日东莞新增1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这两天广东东莞有新的疫情吗?据官方消息,近…
负债率近60%!贵州用茅台还债 疫情让债务更高
据媒体报道,截止2018年年末,贵州省政府负债高达8849.81亿元,负债率将近60%,达到59.66%。新…
李嘉诚为什么建庄月明楼 故事与原配妻子有关
香港某大学有一栋教学楼,名字叫“庄月明楼”,是李嘉诚出资捐建的。有些人还不知道李嘉诚为什么建庄月明楼,所以想…
美元近期还会涨吗 揭与人民币最新汇率
我们到美国旅游,必须将人民币兑换成美元,这样才能在美国正常消费。这样的话,就牵涉到汇率的问题。在2020年1…
苹果再关逾20家专卖店 恢复营业时间仍未清楚
全世界疫情最严重的国家是美国,一直以来新增确诊病例居高不下,而且感染成都也是越来越严重,导致一些商店无法正常…
- 点击浏览更多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