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正文
热搜:
  • 此专题下没有文章
  • 鸡汤文转发利益链 背后灰色利益链曝光太惊人

    现在很多人都喜欢在朋友圈发鸡汤,有不少人都看过鸡汤文,然而你知道吗?近日有消息称鸡汤文转发利益链,转发成生意,甚至有一些广告涉嫌违法,简直令人震惊不已。鸡汤文,是一些所谓励志、情感类文章的统称,没想到现在竟然的鸡汤文背后有灰色利益链。

    看太多鸡汤文的后果
    看太多鸡汤文的后果

    自从有了微信,朋友圈就成为了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但你在朋友圈里有没有遇到过鸡汤泛滥的情况?在微信朋友圈里时常能看到“鸡汤文”,其中大多数人都是一瞄而过。但是,不少老年人对此深信不疑,热衷于将“心灵鸡汤”甚至谣言频频转发给亲戚朋友,即使惨遭屏蔽对待,但老人们仍每天转发,锲而不舍。

    19日上午,中国社科院国情调查与大数据研究中心联合腾讯社会研究中心,共同发布了《中老年互联网生活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便对上述现象进行了调查。而另一方面,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些“鸡汤文”在诱发网友转发的背后,还暗藏着一条收益不菲的产业链条。

    超七成中老年人喜欢看心灵鸡汤

    报告显示,在中老年人最常参与的旅游、运动健身和广场舞活动中,微信超过了电话和面对面沟通,成为最常用的联络方式。

    沟通交流和信息获取是中老年人在应用互联网时最集中的两个领域——75.8%的人会上网看新闻资讯,超半数人可以自己搜索想要获取的资讯,还有45.9%的中老年人会关注浏览微信公众号文章。

    超八成人都会在微信中发表情包、在朋友圈点赞,近七成人会拍摄和转发小视频,25%的人会制作手机相册,20%的人还会制作微信表情包。

    这组调查凸显了中老年人上网时的情感需求。数据显示,中老年人浏览网络内容排名最靠前的是与慰藉心灵、调节情绪有关的心灵鸡汤和幽默段子,分别有76.5%和72%的中老年用户浏览了这两类主题。

    这点,掘金小编本人深有体会:以前和老妈都是电话交流。自从老妈玩起了微信后,刚开始和老妈在微信里聊天,交流起来很方便。可是,最近老妈经常把一些五花八门的文章转给我,最多被分享的文章类型都是与“吃”有关的健康养生类。有几次老妈转给我的文章一看就不科学,我劝她不要相信这些,她虽满口答应,但仍我行我素。

    鸡汤文背后的产业链

    曾经,有一段署名“鲁迅”的金句也流传甚广,甚至著名主持人也在微博上转发。文中写道:“鲁迅说,到了一定年龄,必须扔掉四样东西:没意义的酒局,不爱你的人,看不起你的亲戚,虚情假意的朋友!”多个鲁迅研究专家都出来表态说,鲁迅从不写鸡汤文章,这几句话与他毫无关联。

    事实上,这类鸡汤很多都出自段子手,看似温情脉脉,背后则是真金白银的商业利益。段子手通过微博、微信分发出去,博取点击量和粉丝量,吸引大家对产品、商品的关注,最终实现盈利的商业目的。

    在这个互联网时代,“眼球经济”长盛不衰,文章火了,粉丝多了,利益自然就来了。“鸡汤文”大多由专门的微信公众号或者APP等转发平台进行分发,注册人员再通过转发此类附带广告的文章来获取分成,转发一次1到5分钱;一篇10万+文章,转发平台可获得两三万元的灰色收入。

    所幸的是,对于微信“鸡汤文”这个产业江湖,微信官方显然有所察觉,其发布公告称,将对“转发赚钱、刷分刷榜类”的诱导行为进行处罚,处罚形式包括删文、限制账号部分能力或封禁账号等。

    而在今年2月,国家工商总局开展互联网广告专项整治工作,严肃查处5类虚假违法互联网广告,首次将新媒体账户列为了重点整治对象。

    掘金时代小编意到,这份报告也专门对互联网诈骗进行了调研。报告显示,随着手机支付功能在中老年人生活中的普及,新的诈骗问题也频繁产生。数据显示,中老年人受骗信息类型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免费领红包、赠送手机流量和优惠打折团购商品;被这些陷阱“坑”过的人群比例依次达到60.3%、52.3%和48.6%。

    为此,报告提出了一个重要警示:中老年人虽然具有一定的网络安全意识,但交易能力和信息创造能力偏低,信息甄别能力急需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