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科技巅峰对决 特朗普插足致美国科技输得一败涂地(2)
报道称,中国政府将“企业”、“消费者”、“政策”三者有机结合。华盛顿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管这个叫“健全治理(robustgovernance)”,实际上和美国著名技术哲学家芬伯格教授(AndrewFeenberg)提出的“技术体系(technosystem)”概念类似。说得通俗点,就是中国找到了“技术”、“市场”、“管理”之间的平衡点。
为了说服小伙伴,《经济学人》接连抛出这两个生僻的概念,目的并不是向美国重申“技术”和“市场”的重要性,而是告诉特朗普,中国的优势恰恰在“管理”。
中国政府用一双“隐形的手”自上而下扶持着科技领域的飞速发展。中国曾宣布要“引领高速铁路(HSR)技术”,如今已拥有世界60%的HSR市场;中国在2014年呼吁万众创新,截止2017年,中国企业孵化器数从1400(2014)飙升到8000个。
文章写道,就此来看,“中国制造2025”、《“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等政策、计划,想要实现也只是时间问题。
然而美国2015年研发费用占政府支出的0.6%,这是1964年数据的三分之一;特朗普2019年的财政预算已出,他要在2028年之前削减42.3%的非国防弹性预算——这恰恰是科研领域的经费来源。
将技术发展的重任交付给私企们,美国政府却在近年来,以“国家安全”为由,接二连三地叫停企业的并购、收购计划。就拿“博通收购高通”一事来说,经济学人表示惋惜:“两家企业的构成和中国一点关系也没有(观察者网注:实则与华为有少量业务重合),却强行咬定其中有中国威胁的成分”。究其原因,正如华尔街日报此前的评论所述:美国政府担心博通在收购后高通后,会往研发领域投入更少的钱,从而不仅让中国占据技术上的先手,还会造成美国运营商“被迫使用华为设备”的局面。
对此,《经济学人》表示,这是特朗普的将“中国威胁论”,笼统并入“保护主义”的体现。若要“遏制中国的发展”,美国需要的有一个全局观的判定,而不是简单“膝跳反应式”的接招;目前的特朗普,似乎“目光短浅”,在和中国的抗衡中,有点“计较微利而无视大局”。
总的来说,中国的技术系统更紧凑、更有协调性、政府导向性。这套管理体系也获得别的国家的追捧,例如越南的《网络安全法》草案、新加坡国会在今年2月通过的《网络安全法案》等,均效仿了中方的管理体系。
“科技冷战”行不通,要走“硅谷模式”?
“批评”完后,《经济学人》给美国上起历史课。上世纪50至60年代,为与苏联的俄抗衡,加之对日本技术升级的畏惧,美国政府介入了资源自由分配的原则——往教育、科研、工程领域注入大量的资金。“这和现在的情景差不多”,但经济学人表示,“只不过现在的中国,是当时两股力量扭在一起的两倍之多。”
这并不是暗示美国要和中国展开“技术竞争”。全球最大的政治风险咨询公司欧亚集团主席伊恩·布雷默(IanBremmer)警告:由地缘政治而造成的两极分化,加之两国分别拥有庞大的技术贮备,这很可能会造成“科技冷战”的局面,在产品、准则、规范、技术标准上互相施压制衡对方。
《经济学人》认为这种情况不会发生,因为在和中国技术系统的对峙中,美国并没有这个条件去模仿中国模式。所以,英国人给美国开出最终的药方:遵循“硅谷模式”,即吸引外国人才的流入,更加开放包容。
文章总结道,虽然这场科技领域的巅峰对决中,一些美国企业必然会输,但华盛顿必须把握好自身的优势,和日本、欧洲抱团,才能力争在和中国的竞争中,把中国甩在身后。
围绕科技领域角逐的话题,这已经不是《经济学人》第一次为美国操心。这份以“诋毁中国”出名的英国著名政经周刊,在今年2月发表了文章,根据十项指标在中美两国科技产业之间作了一次全面比较,对美国既是一记当头棒喝。在3月初,《经济学人》再以“人工智能”为话题,称在AI皇冠上钻石的比赛中,中国与美国的差距将越来越小。
而对这次“特朗普阻止博通收购高通”的事情,观察者网专栏文章指出,“本次收购给中国最大的启示就是,如果把中国产业升级的希望寄托在从美国收购先进技术,很可能会竹篮打水一场空。另外,美国官员和媒体习惯性把锅甩给中国的做法也值得我们警惕,这背后这恐怕有更多的政治因素在里面,毕竟把中国作为威胁,非常符合当下美国的政治正确。